京杭大运河,承载起华夏文化之舟。7月10日-15日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护运河生态,品沿岸文化”微光计划运河文化保护实践团队深入扬州市,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江都水利枢纽、大运河博物馆、沿湖村以调研学习等方式,进一步发扬运河文化、讲述运河故事。
船行千里略古今
有诗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岸边朱红色的游船映得岸边的居民楼古色古香,晌午时,实践团队来到码头,乘上游船,在古运河的波光粼粼中探寻着它的前世今生。
正值烟雨蒙蒙,目光所及之处,便是一派,江南小城的腔调,飞檐峭壁,粉墙瓦黛。从便益门出发,坐上运河水上观光游船,穿行于古运河之上,两岸风光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打开。船在水上走,人在面中游。一边是自然风光与宁静庄严的遗址古迹,在绿树掩映中若隐若现;一边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光影。绿杨城郭、维扬风情、小桥流水. ... .如今, 一个既有现代气息又有古城风格,既有南方清丽又有北方雄健的扬州在世人面前展现出她美丽的容颜。老祖宗留下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和扬州人用双手创造的新城如此合拍地融合在了一起。
(图为实践队员乘坐游船。通讯员陈润怡提供)
为有源头活水来
流淌两千年,纵横六千里,这就是中国大运河写下的壮丽史诗。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江都水利枢纽,是探寻运河发展史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览馆内,一座抽水闸模型正在演示整个抽水过程:巨大的螺旋桨在泵机的牵引下缓缓旋转,将江水源源不断地沿着输水管道抽送到河面,此时送出的江水高程已比另一面高出了几米,“水往高处流”就这样成为现实。馆中浓缩了先人治水经验,定格下前辈们的治水瞬间,也传承着历代治水精神。透过古老运河的河道剖面、古色古香的运河街肆回望过去,我们站在数字化沉浸式体验的运河展厅里穿越古今、畅想未来。在运河源头的遗址中,我们看到了古代先贤身上“山挡路便移山,水阻碍便改道”的决心与历久弥新的中国智慧。
(图为实践队员在江都水利枢纽聆听讲解。通讯员朱辰瑞提供)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运河通,朝代兴;运河断,朝代亡。” 走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打开通往历史长河的时光隧道。扬州漆器、剪纸、玉雕、乐器制作等民间传统工艺,映衬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展示着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高超智慧。一幅幅描绘运河美景的画作,更展先民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文化是诗,旅游是远方。如果诗和远方交相辉映在历史古城,定然绽放耀眼的光芒。如今的博物馆既是文化大客厅也是旅游目的地。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博物馆不仅是展览空间,还是文化空间、旅游空间、休闲空间以及购物空间。随着扬州文旅融合走向深入,文博场所也成为了市民游客触摸历史、了解城市、亲近运河的“无声讲解员”和国民教育的“第二课堂”。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大运河博物馆参观。通讯员王佳怡提供)
绿杨城郭诗意居
“广陵自古繁华地”,从运河走来,向长江奔去。沧桑变幻,斗转星移,唯有它贯穿南北,横亘古今。行走于河畔边,感受千年运河在岁月中静静流淌。运河从历史深处走来,留下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现了城市的烟火气。古时繁忙的漕运场景虽已不再,每天晨昏却不乏在运河畔、垂柳间或漫步或锻炼的百姓居民,随着扬剧、清曲的妙音徐徐而来,古老的大运河再次融入日常生活,重新焕发生机。
在扬州围绕运河发展的蓝图规划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扬州建设抓准了生态秀美、环境宁静、精致典雅的城市气质,没有走上建造“干城一面”的发展误区,着力于打造“人文、生态、宜居”的绿杨胜地。“绿杨城郭新扬州”,已成为扬州市向世界推介的一张亮丽“名片”。“惬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已经成为当代扬州人现实生活的写照。
暑期实践活动虽已结束,但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深知,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时间里,实践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将持续关注运河发展进程,宣传扬州发展历程中“尊重自然条件和城市基础,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健设”的精华理念,坚持走好当代青年人的绿色长征之路。
(图为在扬州市便益门码头的团队合影。通讯员王佳怡提供)
(通讯员:王欣雨)
来源:苏州大学 作者:王佳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佳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