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1日讯(通讯员殷目龙 彭维业)
2023年8月30日上午9点30分,成员殷目龙、彭维业在机械交通实验南楼427特别邀请了许同乐教授进行科研学术经验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探访科学家精神”社会实践团队执行,团队由蒲业壮、刘灿德老师指导,王雅丽带队。
许同乐,男,1965年生人,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光纤通信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理工大学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委员。国家科技部评审专家,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评审专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员,2022年被评为淄博市选树教师,2021年日照市首批产业领军人才(创新人才),2019 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图为许同乐教授采访现场图。大学生云报 殷目龙 供图。
采访时,许同乐教授非常热情并自豪的分享了他的科研历程,并对广大科研学子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自从大学毕业后,许同乐老师就开始在任教的同时尝试创新写作,随着认知水平与教研实力的不断提升,几年后就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并于2002年去北京科技大学进修硕士研究生学位。因为是先工作几年再进行的进修,当时的许老师已经37岁了,面对刚出生两岁的孩子和家人们,许老师一旦重新回归学生身份,这就意味着家里丧失了主要经济来源。最终,许老师用他的科研热情打动了家人们,全力支持许老师进修。入学后,许老师深知在聪敏上已经不及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同学们,许老师就在勤奋刻苦上找机会。期间,许老师凭借着自身过硬的知识储备以及勤奋的研学精神,获得了企业奖学金和各种荣誉奖项。2007年,许老师选择去北京邮电大学继续深造博士学位,同时在山东理工大学完成教学任务及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身处教学一线多年,许教授深知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在求学路上一直秉持着自信和不畏难的精神,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的科研状态。这对当代在校研究生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这也提醒当代在校研究生要踏踏实实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脚下的科研路。
许同乐教授在指导研究生开展煤矿位移与压力检测项目期间,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亲自带领学生进行矿下工作。许老师回忆说,煤矿井下工作状况是非常辛苦的,经常是弄得手上、脸上和衣服上都很脏。即使是这么困难的工作环境下,在工作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井下电压比较高,检测设备常常受到电磁波的影响,导致检测到的信号被淹没掉。在井下调试了很多次也是屡屡失败而归,正当学生们认为难以成功而感到没有信心时,许老师鼓舞学生们要有遇难克难、不畏难的科研精神。最终经过不断的寻找方法,成功的找到了屏蔽地下干扰信号的方法。
图为许同乐教授指导研究生开展位移与压力检测项目。大学生云报 彭维业 供图。
许老师认为,研究生最重要的就是能力的提升。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外,一定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当代在校研究生也会做实验,实验的过程肯定会遇到各种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不能因为问题多、问题难就自暴自弃、失去信心。许教授说,研究生只有在困难中才能得到历练,所以遇到困难很正常,而且只有把问题克服了,自身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得到提升。同时也告诫在校研究生们,一定要勇于试错,越挫越勇,坚持下去,相信自己,才能收获胜利的果实。
图为许同乐教授在电厂指导学习。大学生云报 殷目龙 供图。
对于未来想继续深造博士的研究生们,许老师建议,一定要注重积累,把基础打好,做好对论文的积累、专利的积累还有项目的积累。当代研究生最需要注重的就是创新性,应当多看文献勤思考,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要不断的看高水平的文献,不断学习世界先进的思维和方法,让自己的脑子充实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做出真正高质量、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许老师还建议,一定要和导师、同学做好配合,培养团队精神。团队内部要互帮互助,互相鼓舞,大家一起合作做科研。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能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改正,不断提升自己,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舔砖加瓦。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殷目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