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0日讯(通讯员 王元江)为促进茶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7月13日,广州新华学院名撼岭南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韶关市仁化县长江镇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对韶关市优农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法定代表人蓝少玲进行了专访。
深山有好茶,茶香飘四方
自古香茗出深山,好山好水产好茶。海拔1559米的粤赣湘“三省第一峰”万时山重峦叠嶂,公司龙须茶茶园坐落于万时山山脚下,翠绿的茶垄随着高低起伏的山势绵延开来,好似一幅浓墨淡彩的山水画。实践队走进这幅山水画,满眼绿意盎然,空气中弥漫着茶树的阵阵清香。
图为龙须茶茶园一角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刘晓琳供图
茶农头戴草帽,穿梭在茶垄间,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他们用手指夹住一条“龙须”,指尖稍稍用力,动作如行云流水。不一会儿,茶篓中便铺满了翠绿的嫩叶。
图为茶农采摘龙须茶嫩叶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蓝少玲供图
龙须茶具有似茶、非茶、胜茶的特点。龙须茶是一种葡萄科蛇葡萄属的野生木质落叶藤本植物,植物学名是显齿蛇葡萄。龙须茶与传统茶具有较大的区别,人们饮用龙须茶能改善睡眠质量,而人们饮用富含咖啡因的传统茶容易导致失眠。龙须茶含有人体必需的16种氨基酸和有益物质茶多酚、硒元素等,其表面的白霜是被誉为“血管清道夫”的植物黄酮。
图为公司总经理刘大永向实践队介绍龙须茶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刘韵儿
促进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队参观了公司龙须茶原生态生产基地。通过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公司将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正在实现龙须茶生产智能化。蓝少玲介绍:“目前,公司已注册商标‘芒樟缘’龙须茶。龙须茶种植面积高达100余亩,年产量约15000斤,年产值约600万元。”
图为蓝少玲晾晒龙须茶茶青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徐守康供图
图为实践队采访蓝少玲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刘韵儿 供图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龙须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龙须茶色白如雪、形似龙须,用95℃以上的山泉水冲泡后香醇浓郁,入口先苦后甜。蓝少玲强调:“每根芽尖的重量是0.125克,工人需要采摘20000多根芽尖,才能炒制出一斤龙须茶。”
图为龙须茶芽尖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蓝少玲供图
谈起如何推动龙须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时,蓝少玲表示:“龙须茶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公司将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致力于推动龙须茶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公司将继续培优龙须茶品种、提升龙须茶品质、做强“芒樟缘”龙须茶品牌,实现龙须茶产业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公司将携手长江镇人民政府、东莞市驻长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做好“茶罐子”文章,推动“山珍”走出山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图为龙须茶样品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蓝少玲供图
谱写茶旅融合富民文章,奏响乡村振兴和美韵律
长江镇山清水秀,佳景如画。一花一叶,风光旖旎的青山绿水令人向往;一杯一盏,氤氲萦绕的回甘茶香沁人心脾。实践队将继续探索长江镇“以茶带旅、以旅促茶”的发展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实践队将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奋力谱写一篇篇农旅融合的富民文章,奏响一曲曲乡村振兴的和美韵律。
图为实践队与长江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的合影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徐守康供图
来源:广州新华学院 作者:王元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元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