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桂林8月11日讯(通讯员 王雨欣 付寒松 杨鸿欣)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于‘互联网+’桂茶助农调研——以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 ”暑期调研团队(以下简称“山水道调研团”),于2023年7月10日-17日期间奔赴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区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茶园实际情况,为桂茶发展建言献策。
调研团队此次来到龙胜茶园实地调研,以公益创业,山水道调研团自2020年成立以来,在桂林山水道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团队导师李丹老师的指导下,始终秉持着“以茶助农扶志,用茶振兴乡村”的宗旨,团队成员采访多户茶农的真实发展现状,实地考察龙胜茶园的茶树生长与保护情况,旨在结合专业与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在校生的创造性才能,以茶来扶贫助农,提高村民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扩展村民谋生手段,为实现桂林桂花茶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才智。
(图为团队在村民们的自有茶园里观察茶叶种植情况 王雨欣供图)
作为广西桂林的优势茶产业,桂林桂花茶早在2014年11月,就获得了国家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桂花茶产业在桂林的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桂林山水道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已有百年历史,旨在为市场输送优质的桂花茶产品,打造桂花茶独特品牌,促进桂林桂花茶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提高茶农收入,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山水道调研团队长王雨欣从小在产茶胜地成长,接受茶文化的沁润,在成年以后继承了山水道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古法非遗桂花茶技艺的第六代非遗传承人。王雨欣带领山水道调研团,走访了龙胜县多位茶农,并且带领团队成员体验采茶制茶过程,亲身实践的队员们对于采茶的辛劳有了更明确的认知的同时,经过调查采访发现茶农种茶经济效益低,茶叶附加值低的困境。一年辛苦种茶家庭年收入不过两三万元,致使大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劳动力流失严重,龙胜经济发展缓慢。提高种茶经济效益,把生产附加值抓起来,成为首要问题。
(图为团队成员去村民家拜访 王雨欣 供图)
团队在调研团团长王雨欣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古茶园以及部分茶厂,成员从茶叶原料到加工到包装全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并且与茶店的执行店长和店员取得交流机会,在山水道穿山公园茶叶门店进行辨茶和品茶,通过对店员的采访,团队成员对店内营收渠道和熟茶定价销售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进一步对顾客进行回访问卷,收集茶品反馈情况,在发现茶叶采摘劳动力短缺问题后,进一步发现了龙胜茶产业发展中三大不足,具体表现在采茶环节机械化程度不高、茶产业的上下游流通不足和茶叶品牌程度低。经过几日的调查,山水道调研团了解了茶厂茶店的基本境况与茶农增收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对症下药,寻求破解之法。团队选择联系以桂林高校为接口,开设茶文化体验以及茶品售卖活动,售卖产品的利润用于对贫困茶农的生活补助,对产业助农内容做了进一步提升与拓展。其次,团队成员在国家一级评茶师李依宸老师的总体把握与指导之下,设计新的茶品包装,进一步丰富茶品内涵,打造国潮系列周边产品,聚焦在日常生活用品上,对接年轻人需求,销量持续升高,茶品附加值提高,茶农收入得到提高,也调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再次,团队成员注重网络效益,积极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直播与带货的方式引流,刺激销量。
(图为团队在龙胜制茶工厂参观村民们新鲜采摘回来的鲜叶 王雨欣 供图)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历来重视学生们在社会实践方面的引导工作,在此次调研实践中,山水道调研团团长王雨欣展现了国教青年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和担当,怀抱着对于我国优秀传统茶文化的热爱,带领团队秉持着对于助农兴桂的宗旨,用一颗颗赤诚之心,把地域之茶种进高校,泽被乡村,桂花茶连接的不仅是团队的努力、公司的支持,还有更多的茶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付寒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付寒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