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挖掘青花椒如何扎根于大凉山的土壤,以及这片富饶的椒树下讲述了何样的发展故事,7月4日,四川轻化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代天椒”实践团队背着沉甸甸的行李,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来到中国青花椒第一县——金阳县开展调研实践活动,了解青花椒是如何结合现代生产工艺,以及青色椒粒如何成为脱贫致富的灿灿金粒。
七月的凉山州金阳县,群山险崖间点缀着绿油油的青花椒,弥漫着麻味浓郁又清香的花椒气息。
首先,我们来到了金阳县芦稿镇灯厂村,并参观金阳县青花椒提质增效示范基地,我们看到这里的青花椒颗颗硕大,粒粒饱满,采访了龙王庙组杨兴平队长之后得知,这关键的技术在于合理灌溉,松土除草,合理施肥,整形修剪,科学妨虫害5个方面,虽然金阳县地理优势适合种植花椒,但今年由于干旱,一些农户花椒就没有多少收成,还好有政府对花椒产业的支持,提供财政补贴,解决了靠花椒为生农户的生机问题,也有像鼎雷花椒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在技术研发、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青花椒产业的健康发展,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最大程度防范自然灾害带来的产量减损。看到政府和当地企业为青花椒产业所作出的努力,我们感受到的是国家心系百姓,是企业的担当,看到的是大家携手共进,共赴美好生活的愿景。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杨兴平队长了解花椒种植问题 四川轻化工大学 王先娥 供图
接着来到金阳青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博览馆,深入了解当地花椒产业的发展历程。“金阳与青花椒的幸福之果”是因为气候适宜而发芽,是因为光照充足而开花,更是因为金阳县人的不断耕耘才结出幸福之果。历任村书记的照片印证了这些脚踏实地、务实担当的老农,是双脚扎根大地,眼里望着椒树的务实人。他们用坚定的信念,传承着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精神。对于我们而言,这是最好的精神教科书。尽管当地的乡亲们生活在相对落后的物质条件中,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着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与期许。
图为致富带头人雷林为实践团队讲解金阳花椒发展历史 四川轻化工大学 王先娥 供图
平时餐桌上的调味料,却是生活在这片大群山之间彝族乡亲的生活支柱。老农们粗糙皴裂的双手,从手工采摘筛选花椒到现在能熟练地操纵着现代化机器设备进行摘果、拣果、净果、送果,这是产业发展的标志。老一辈摘椒人从传统繁复劳作中解放的笑容,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这次意义非凡的三下乡活动,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的花椒生产流程,还领悟到了特色产业和政企合作的模式如何奏响出乡村振兴的“交响曲”。
最后我们去到彝族村落,这里的彝族人民不会说汉话,大部分没有书读,有的读书会走很远的一段路。很多人一辈子被困在这个小小的山顶上,这也许就是他们的世界。当我们拿着糖果发给小孩时,他们用小小的双手接过,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没有对我们有戒备之心,可见这些孩子的天真无邪,童真。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有一家村民让我们印象深刻。这户村民家里很贫苦,她的丈夫早逝,家中只有她一个人独自带着三个小孩,老大姐姐是残疾的,没有劳动力,医药费开销也很大,弟弟也从去年开始没有去上学了。可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在看见我们到来的时候,热情招待我们,问我们需不需要些什么。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质朴,真诚。也得益于金阳县鼎雷花椒贸易有限公司,村民们学到了更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并且花椒的销售渠道也拓宽了,解决了花椒滞销的难题,有了好的收入。
图为实践团队为当地彝族同胞儿童分享零食 四川轻化工大学 王先娥 供图
三天的实践活动晃眼间就结束了,我们收获了开心,收获了感动,更收获了成长。我们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对农业技术的关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小花椒树,带来的不仅是产业的发展,乡村的振兴,更是村民们的未来!
来源:四川轻化工大学 作者:唐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