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精神,积极响应号召。8月24日-8月25日,郑州大学国际学院“香茗传世,益泽山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河南省信阳市文新茶村,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

仅凭人工具体的看出茶园的温度和湿度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只能依靠经验丰富的老农们的经验来判断,同时人工监测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此同时,在每年茶叶丰收的时节,茶叶的初加工需要大量的经验丰富的炒茶师傅,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针对在茶产业监测与初加工方面的痛点问题,“香茗传世,益泽山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通过在文新茶产地实地考察,了解目前科技在茶产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考察和调研了解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数据分析 智能管控一方茶

在实践调研过程中,8月24日,实践团队来到了文新茶村的智慧茶园,与智慧茶园园区负责人进行学习交流。据智慧茶园园区负责人介绍,智慧茶园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确保茶叶基地环境监测系统可实时采集基地的气象、温度、农药残留污染情况,指导茶农有效改善种植环境,同时接入视频监控,可查看实时预览、历史照片记录。此外,茶叶基地环境监测系统安装基地小气候环境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站,可以清楚了解茶叶的生长环境状态,及时了解茶园内小气候气象条件,为防灾减灾、预报预测提供依据。园区讲解员耐心阐述了如何进行茶园气象监测和土壤检测,智慧茶园综合管理平台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对病虫灾情及时监测预警,保证茶叶质量。而工作人员只需一台电脑即可实现对茶园的远程监测,获得智能化,自定化管理解决方案,从而大大降低了测报工作强度,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监测效率。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等创新应用的不断提升,智慧茶园将推动中国茶产业向更加先进、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迈进,成为新时代茶产业创新发展的样板。


图为团队成员在与智慧茶园管理人员交流学习监测系统。


图为检测设备检测到温度过高进行提醒。 

 

数字赋能 精细制作每一叶

随后,团队来到了茶叶生产的智能生产车间,车间中陈列着加工茶叶的各种设备。嫩绿饱满的茶叶在机器上翻滚,茶香扑鼻而来。萎凋、揉捻、初烘……车间负责人在数控屏幕上轻轻按下启动键,萎凋槽、揉捻桶等制茶设备有序调动。据车间负责人讲解到,这套设备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东华经过两年的潜心研究下于2022年建成全自动茶叶加工生产线,整条生产线能够在满负荷运转下日均可生产绿茶是2,500公斤,红茶是1,000公斤。“原来需要几十号人才能完成的生产过程,如今在数字赋能的驱动之下,只需三名技术人员就能轻松搞定,通过推进加工机械自动化产业园的建设,进一步开发茶叶的利用价值,充分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负责人自豪地说到。据茶园人员统计,每60亩茶园可减少1个人工成本,1亩茶园每年可节约一千元成本投入。同时茶园通过智慧化改造,目前可带动茶园上百户茶农以及百余家茶村合作社增收千万元,为乡村振兴培育新业态,提供新动能,走出了一条茶香四溢的兴村富民之路。


图为智能车间茶叶处理初筛设备。


图为茶园负责人给实践队员讲解介绍生产车间。

 

扮靓美丽乡村,提升乡村风貌,振兴乡村产业。本次调研实践团队深入了解了当今数字化与茶产业的融合,探讨了茶产业的发展方向,奋力兴农、毅然助农、立心为农,旨在推动科技助农成为拉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同时,文新茶村依托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旅游的知名品牌,推进茶旅融合。行走在茶村的沃野乡间,看到的是一幅生态美、产业强、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斑斓画卷。文新茶村在茶产业的发展中守正创新,文化、生态、旅游全面发展、全面开花,正一步步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来源:郑州大学  作者:吴金泽 张佳镕 刘斌 刘书瑜 王卓达

声明:未经大学生云报或相关权益人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王卓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