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践行教育关爱,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前往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调研当地乡土文化资源。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当地乡村振兴取得的重大成果,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实践队一行首先前往六纳村村委会,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通过沿途风景我们可以看到乡村振兴的巨大成果,一路上道路平坦,车窗外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作物。六纳村村内环境建设得很美,同时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建设了文化场所,如村内专门有一栋文化中心楼,并在附近建了大舞台,为村民业余时间进行文体活动提供场地,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到达六纳村村委会后,驻村第一书记韦洪浩向队员们介绍六纳村近年来在乡村振兴路上取得的成就。六纳村在2018年成功脱贫摘帽,在2021年被评为忻城县乡村振兴示范村,近期还获得了国家级法治示范村的荣誉,从墙上的诸多荣誉我们可以看出,六纳村在乡村振兴路上一直在不断地发展进步,这也展现了六纳村在乡村振兴上的示范作用。



随后韦书记带领实践队员到展板前向大家介绍村里的发展情况,村里的特色产业是种桑养蚕,三分之二的农户都从事这一工作,依靠养蚕获得收入。六纳村通过与企业联合,由企业先培养出小蚕,再由村民购买回去养殖,养殖十多天后就可以售出,企业会来统一收购,让村民不用担心销售问题。在韦书记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六纳村现在实行以奖代补的形式,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农户种桑养蚕,对于不会养蚕的农户,帮助他们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益,将土地租给企业或他人养蚕,既给农户带来收益,又促进种村内桑养蚕产业发展。


接下来,韦书记带领实践队员实地参观种桑养蚕基地,基地内现已建设自动化蚕房,由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搭建智慧蚕业云平台,可实时监控各蚕房情况,遇到问题时还可通过云平台与专家远程连接获取技术支持,解决养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助力养蚕业发展。在参观各个龄段蚕房时,韦书记还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不同龄段的蚕要如何养殖、养殖多长时间才能转到下一阶段,在介绍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不同龄段蚕的习性,对养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韦书记还提到六纳村未来将在养蚕基地内建设研学基地,开设桑蚕体验项目,让研学的学生在这里体验从蚕到布的过程。六纳村希望通过桑蚕研学基地能吸引更多人来到六纳村,推动六纳村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为当地创收增加新渠道。




之后实践队前往乐滩国家湿地公园、乐滩竹海和乐滩水电站进行调研,通过前往两个自然区域进行调研,对当地特有的湿地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湿地文化同时也是当地的民俗文化,在传统民俗节日期间,忻城县会在红水河举办具有壮族特色的龙舟竞赛和独竹漂竞赛。龙舟竞赛参赛队伍齐心协力,乘风破浪,搏击激流险滩;独竹漂竞赛者脚踏长楠竹,手捻细竹竿,交替划行,漂行水面,依据独特的自然环境开展特色体育文化活动。


民族要复兴,乡村要振兴。通过前往六纳村进行调研,实践队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成果,对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后农村取得的成效表示赞叹。这次实践活动让调研组队员们更加了解了乡村的现状和发展,为后续乡土文化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经验,同时也激发了队员们对乡村的热爱和责任感,未来教科学子也将继续关注乡村的发展,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南宁师范大学  作者:邓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