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垃圾分类为妙笔,绘城市环境之画”

导语:“垃圾分类一小步,环境保护靠你我”,为了响应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宣传垃圾分类政策,让环保意识走进千家万户,2023年7月7日至7月15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青岛市城阳区“垃圾有颜色”环境保卫团在城阳区红埠社区、赵哥庄社区等地开展调研活动,实践队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当地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进行了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获得居民一致好评。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如何妥善处理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日常生活中的纸张、饮料瓶、废旧电池等等资源都可以被分类回收、加以利用,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有助于缓解资源紧张的局面。

图为青岛市城阳区一处垃圾桶 青岛科技大学实践团通讯员王璐绮 供图

7月7日起,实践队员按计划到达红埠社区,赵哥庄社区,青岛城阳世纪公园,青岛市城阳规划展览馆,赵哥庄社区综合便民市场,红埠爱心幼儿园,正商红河谷幼儿园,青岛市城阳环保局,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文创企业等地进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学习、调查和宣传。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从社区、公共场所、政府、企业等方面进行了关于垃圾分类的全面调查。在这次垃圾分类社会实践中,我收获了很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些事情写在纸上总归是容易的,但真正实践的进程确切困难重重。正是通过这一次生活垃圾分类活动,我了解到了各社区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督促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比如我们去的红埠社区,他们为了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习惯,设置了专门扔垃圾的小屋,并且只在指定时间可以扔垃圾,到指定时间居民可以将垃圾扔到垃圾小屋的指定垃圾桶,也会有专门的垃圾回收员在垃圾小屋进行监督,对于有不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宣传。

图为红埠社区垃圾分类小屋 青岛科技大学实践团通讯员王璐绮 供图

前期进行信息收集,联系相关负责人,了解当地垃圾分类的现状、政策及存在的问题。实践期间,我们也是尽可能的多了解一些当地有关垃圾分类的信息,并在幼儿园社区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部分群众进行了调查与宣传。实践结束后,我们也在一起讨论推行垃圾分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能使垃圾分类在我国更好的推行。通过这次垃圾分类调查与宣讲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并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收获。我将继续努力,将垃圾分类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将垃圾分类作为一种生活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洁净和绿色的家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倡导垃圾分类,创造生态家园,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垃圾分类离我们并不遥远,环保可以从点滴做起,我们应该积极去提倡和实践垃圾分类,把好的经验与建议推广给自己身边的人将”垃圾分类”的绿色概念传递给每一个家庭,营造环保氛围,争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

图为在红埠爱心幼儿园进行宣讲 青岛科技大学实践团通讯员王璐绮 供图

通过垃圾分类调查,我对垃圾的来源、分类、处理方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并没有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甚至对垃圾的分类标准存在一些误解。这让我意识到,宣传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正确认识垃圾分类,才能真正做到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个意识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决定加大自己的宣讲力度,帮助更多的人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图为队员在对环卫工人进行垃圾分类调查青岛科技大学实践团通讯员 王璐绮 供图

垃圾分类看起来是一件非常不起眼的小事,但如果真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垃圾分类,那我们将真正的造福全人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垃圾分类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要做垃圾分类,只要你愿意去做,我觉得就是举手之劳,虽然是举手之劳,但是意义重大,确实是折射出我们个人跟社会的一个文明程度。

通讯员李苗杰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项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项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