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时代的历史交汇处,我们青年仍需时常回望历史,以史为鉴,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常研常得,方可明得失、知兴替。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已经70周年,“抗美援朝精神”这个名词已经化为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一片印记,让人难以忘记,让人肃然起敬,致敬每一位不畏死亡的勇士、致敬每一位守护家国的英雄。为了能够聆听抗美援朝老兵身上可歌可泣的故事、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泰州校区“望来路,向新程”社会实践团左晓杭、周思淼、陈艺丹、童可欣四位同学来到苏州走访抗美援朝老兵。团队与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事务局十分重视本次活动,认为这是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契机,帮助实践团联系到尤剑达、惠其良两位革命前辈。

1.尤剑达老人

7月16日下午,实践团来到位于苏州姑苏区的南环二社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拜访了尤剑达老人。尤剑达同志是苏州首批入伍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在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中,尤剑达同志任炮七师军械科榴弹炮技师,曾为了运送一箱重达180斤的榴弹炮炮弹七天七夜没有睡觉。在1953年金城战役中,尤老荣获三等功一次;1955年被授予少尉军衔;1957年在工作岗位紧张的情况下,他坚持基层工作,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退休以后,尤老积极参加到社区志愿活动中,热心帮助辖区居民,始终以一个军人标准来要求自己,做到退伍不褪色,并于2020年10月25日,获得“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老人对于可以见到青年大学生铭记他们的英勇抗战,以及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拜访十分欣喜,也找出了自己珍放多年的勋章给团队观看。

2.惠其良老人

随后,实践团的成员们又前往湄长社区拜访了惠其良老人,听老人讲述了自己与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1953年,只有18岁的惠其良就毅然决然去当兵,在只是小伙子的年纪,还没有懂太多的道理,国家有需要,就时刻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下定决心,去打美帝国主义,为国家效力,一群小伙子不为名利,只有一腔热血,争取能够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虽然战区十分得寒冷,但老百姓那一颗颗温暖的心,成为了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而努力奋斗的力量。他们抵抗着恶劣的环境,无畏敌人先进的武器,用自己的毅力与智慧积极抗战。在采访中,惠老希望我们年轻人要敢于奉献,勇于付出,要为祖国为人民服务。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峥嵘岁月里,一群可爱的志愿军战士们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满怀热忱与希望,克服战争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没有条件,就凭借自己的智慧去创造条件。通过这次走访,实践团成员希望将他们的故事传达给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去感受那一代人的热血,去传承红色精神,去学习老一辈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作为青年大学生,更应该明白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这都是先辈们靠自己的鲜血与汗水拼搏出来的,我们要懂得感恩与珍惜,把握机会去创造新的希望。

撰稿人|徐昕萓

照片来源|“望来路,向新程”社会实践团

指导老师|李澄琦

投稿人|童可欣18994426037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  作者:童可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童可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