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发展革新,新型宜居城市的定位已不仅局限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而是转向人文关怀。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养老金不足以覆盖所有需要的老年人口等问题日益突出。老龄化使得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三代同堂模式逐渐减少,家庭支持体系变弱,老人独居或老人加留守儿童的情况增加。为学习弘扬弘扬当地文化,关怀老年人精神世界,从而进一步打造新型宜居城市、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戏韵流芳”团队于2023年7月18日至19日在淮安市淮安区开展实践活动,拉开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序幕。
“戏韵流芳”团队邀请淮安市淮安区本地一支由六十岁以上老年人组成的歌舞团在淮安区欣天地商场为群众带来了一场美轮美奂的公益表演。首先登场的是摇花船。“花船舞”,又叫“玩花船”、“撑旱船”、“走水子”,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在淮安各地都有分布。只见表演者撑着围缀上绘有各式花纹的布裙的船。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饰物,将其装饰得艳丽非凡,可以看到表演者身着传统的彩色服装,头戴花冠,手持细长的丝绳,将绳索固定花船上,然后通过摇动绳索使船体拍打水面,产生特殊的节奏和声响。在表演过程中,舞者们以轻盈的步伐和优美的动作,配合歌唱和音乐节奏,模仿船行驶、起伏、颠簸等动作,表达出欢乐、祥和和幸福的情绪。舞蹈中的动作流畅、协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演出时,撑船人、小丑等表演者插科打诨、逗趣取笑。撑船人窜蹦跳跃,指挥小船时疾时徐,忽左忽右,随波逐流,闯滩避险,情况危急时锣鼓大作,险情排除时笙歌嘹亮。气氛紧张热烈,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摇花船作为淮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情趣和乡土风情,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图为歌舞团表演者表演摇花船 唐悦舒 供图
接下来表演的节目是打莲湘,打莲湘又称霸王鞭或打连厢。是一种传统民俗舞蹈。莲湘用一米长的细竹筒做成,每节部分雕空、嵌以铁钱。打莲湘可由一人手拍竹板为唱,三四人手摇莲湘和之。表演者们手持莲湘做各种舞蹈动作,从头打到脚,从前打到后,边打边唱,唱词淳朴真挚,形成舞、打、跳、跃的连续动作。行进时,打出前进、停留、蹲下等多种步法。队形不断变换,一起一落,节奏鲜明,动作活泼,敲击肩、背、脚、头、臂、腰、腿,变换快慢节奏,发出清脆的响声,处处充盈着飞舞之美。
图为歌舞团成员表演打莲湘 唐悦舒 供图
演出结束,获得了现场观众一致好评,团队成员也对主演们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这个歌舞团的成立初衷是为了聚集志同道合的老人们去丰富自己的闲暇时间。主演陈奶奶提到,随着年岁增长,与社会逐渐脱节,可供老年人娱乐的途径减少,与子女交流机会减少,使得自己时常感到孤独。她说,召集了同样热爱传统文化、热爱舞蹈的伙伴一起排练一起交流使她感到充实。同时,她们的歌舞团积极参加省里、国家的比赛,将当地的传统文化弘扬出去,为自己的城市争光。说起这些的时候,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图为团队成员陈忠云采访陈奶奶 唐悦舒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唐悦舒采访月亮女神主演 谭炜 供图
本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体验了淮安当地的传统文化,也进一步认识了想通过挖掘城市特有文化元素,打造城市形象名片,从而打造新型宜居城市,关键在于老人与孩童。老年人对于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认同与热爱,孩童在老人耳濡目染之下,也会逐渐喜爱传统文化,相较于扭转青年人与中年人基本成型的喜好观,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应当从娃娃抓起,这一点,从观众大多是老人带着他们的孙辈就能看出。故此,团队成员认为大力推广这样的老年歌舞团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一,它解决了老年人闲暇时间空虚孤独的困境;其二,它更加亲民化,大众化,为不愿花钱买票去看表演的人提供机会,去了解并热爱传统文化;其三,它的观众大多是老年人与孩童,让孩童尽早接触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这样的模式下,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那么青年人也可更为放心地去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从而推动新型宜居城市的形成,让传统文化成为城市靓丽的名片。
图为歌舞团与实践团队合影 唐悦舒 供图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唐悦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悦舒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https://cdn.jyrmt.com/dxsyb/public/fronts/pc2022/m/en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