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状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的智慧结晶,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为深入学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弘扬非遗文化,延续中华文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队志愿者程薇前往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调研。
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坐落于合肥市长丰县,园内有多种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介绍和表演,其中合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传统技艺、音乐、美术、医药等十大门类;其中,国家级非遗五项(庐剧、巢湖民歌、纸笺加工技艺、洋蛇灯以及包公故事),省级非遗四十四项(包括刘铭传故事、火笔画等),市级非遗八十八项。其中令志愿者印象最深刻的是洋蛇灯和包公故事。
志愿者通过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到洋蛇灯产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的大邵村,相传元末明初,一条数丈长的白蟒飞下山崖解救了被官兵迫害的邵姓婆媳,邵家认定巨蟒是“东海蛇神”,为感念其救命之恩,村人扎成蛇灯,取名“洋蛇”,意指巨蟒为海洋中的蛇神。志愿者对这个相传数年的美丽传说饶有兴趣,参观结束后在网上观看了当地居民舞动洋蛇灯的相关照片和视频,每逢佳节,家家户户灯笼艳丽,华灯明堂,男女老少都洋溢着兴奋和幸福的笑脸,面对着洋蛇灯,祈望新的一年事事如愿,生活安康。
另一项非遗是包公故事,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他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公故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寄托着合肥人民对包拯这一历史人物的崇敬和爱戴,表达着人们对这位为官清正、体察民情、执法如山、公正廉明的古代清官的缅怀之意。
通过本次参观,志愿者深入了解了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坚定了保护和弘扬非遗文化的信念。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里,深感乐趣却不失厚重,与历史文物面对面,这是最好的教育,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人最浪漫的邂逅。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关乎文化血脉续、文化战略全局和民族复兴伟业,非遗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更应走向阳光灿烂的未来,作为新时代青年,在本次参观结束后,志愿者向身边的家人朋友大力宣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他们走进保护中心,增强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提高自豪感、自信心,共同为我国的非遗传承传播文化事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助力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程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