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孟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拾山歌之遗·寻乡音之韵”赴南通开展文化传承实践“三下乡”社会实践团

陆杨松,张宇涛,杨周波,周金宇,徐楸妤,胡雅六人于2023年6月30日奔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开启了不同凡响的非遗之旅。我们首先了解到央广网南通2022年1月21日消息(记者王锡斐)“您好!”眼前的手艺人头也不抬,一旁的夫人解释:“他耳朵不好,听不见。”再提音量,亦充耳不闻。鸭舌帽挡住了老人的神情,粗糙的指节紧紧并拢,捏一支刻刀,指力遒劲划出一个“开”字。一字结束,眼见老人肩膀也松弛了下来,他这才抬头:“听见了听见了,你不懂,刻字不能断。”

老人叫陈宝龙,今年86岁,是江苏省海门市一名退休的中学美术老师。他更为大家熟悉的另一个身份是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图为陈宝龙。通讯员 彭雷 摄

一只葫芦有什么花头?在孩子们眼中,藤上的葫芦就是各种“葫芦娃”,在老人眼里,将葫芦劈开,那半个葫芦是灶台上现成的舀水的瓢,而在陈宝龙眼中,那是传百年的根。从爷爷到父亲,碧绿的葫芦藤搭出一片碧叶连天,也搭出他欢乐的童年。“小辰光,葫芦可不是什么稀罕物什,这叫宝葫芦,故事里铁拐李、济公手里拿的。”言语间颇有几分见过市面的“自得”。

图为陈宝龙展示“宝葫芦”。通讯员 彭雷 摄

葫芦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植物,属于葫芦科,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植物,有着几千年的栽培历史。无论我们亚洲,还是拉丁美洲以及非洲,在新石器时代都有关于葫芦的考古依据,均能在网上查阅到相关的报道。所以我们可以说,葫芦是一种全球性的植物,很难找到它的“故乡”在哪里。葫芦凭借其密封、重量轻的特点,可以被浩瀚的海洋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从而在所到之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从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1000年,从人类的穴居之处,都可发现葫芦的踪迹,这说明人类很早就与葫芦发生了联系。 早在将近1万年前,葫芦植物就在我们古老的中国土地上开枝散叶,遍及大江南北,甚至成为了我们祖先的必需品,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它可做食物做药物,做容器与礼器,而以上这些对葫芦的充分利用,既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对于葫芦的种植非常广泛,也说明了对葫芦的利用是非常之早的。

图为陈宝龙用葫芦雕刻出的不同物件。通讯员 彭雷 摄

在活动中我了解到了有关于“宝葫芦”的非遗文化。每位传承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为了留住他们所认为是“根”的物体,而做出适应新时代变化创新,所以我们需要弘扬非遗文化而现在的各类新媒体、公益性质的演出、博物馆展览等方式普及甚广充分利用现有发展平台合理普及开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有效地使不同年龄的人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过程及历史此次的活动上我收获颇丰,体会到元化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我们作为一个大学生,虽然力量渺小,但也可以为非遗物质遗产的文化做出贡献。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孟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孟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社会实践
2024-11-16
社会实践
2024-11-15
三下乡
202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