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南通海门7月14日报(通讯员司增杭)7月1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拾山歌之遗,寻乡音之韵实践团一行来到南通海门,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习调研活动。团队旨在深入了解葫芦技艺这一传统手工艺,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传承与发展本土文化。
葫芦原是吉祥之物,它在我国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如代表福禄寿、多子多福、吉祥如意等。南通海门县有一位被称为“葫芦王”的葫芦技艺传承人陈宝龙。在陈老师手中获奖的葫芦数不胜数。此次实践团队也是拜访了非遗传承人陈宝龙老师。陈老师虽已耄耋之年,但在听闻南信院实践团拜访时也是亲自出山,将自己所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实践团成员也是全神贯注的记录学习,了解了葫芦技艺的很多知识。
图为葫芦技艺非遗传承人陈宝龙老师讲述葫芦技艺知识 彭雷 摄
在南通海门,团队参观了当地的葫芦种植园,了解了葫芦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技巧。他们还走进陈宝龙的工作室,亲身体验了葫芦的雕刻、打磨和上色等工艺。在陈宝龙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们创作出了自己的葫芦作品,感受到了葫芦艺术的独特魅力。
图为葫芦技艺非遗传承人陈宝龙老师演示葫芦技艺 彭雷 摄
此次南通海门的学习之旅,让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拾山歌之遗,寻乡音之韵的团队成员们对葫芦技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他们表示,葫芦不仅是一种实用的生活用品,更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在陈宝龙的指导下,他们深刻认识到,葫芦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拾山歌之遗,寻乡音之韵团队表示,此次学习和调研活动让他们更加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继续关注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贡献力量。所以他们在充分准备后,在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开展了一次非遗传承的资助宣讲,让青年一代了解、喜欢、传承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
图为拾山歌之遗·寻乡音之韵团队对葫芦技艺非遗宣讲 彭雷 摄
南通海门的当地政府和文化机构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拾山歌之遗,寻乡音之韵团队的学习之旅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样的学习和调研活动,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葫芦技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图为 拾山歌之遗·寻乡音之韵实践团队合影 彭雷 摄
未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拾山歌之遗,寻乡音之韵团队将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调研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
来源: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司增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司增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