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一支青年突击队的连平艺术乡建笔记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郑乔恩
2025-09-07 16:42 阅读 3.2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作者 郑乔恩)在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中,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安排,承载着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是关乎全局和长远的核心任务。有关指导方针明确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战略为新时期农村农业和农民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广大青年学子投身乡村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积极呼应省级“百千万工程”倡议,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组建“横水镌艺 美绘乡韵”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前往河源市连平县,开展了一场深入且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此次活动旨在以艺术为媒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同时也让我们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师生们出征前集体合影

一、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意义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应对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国家长期发展目标和民族复兴梦想的必然要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高度重视这一战略的重要意义,将其视为学院服务社会、培育人才的重要契机。

学院多次组织师生学习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导精神,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要义。通过专题讲座、主题学习活动等形式,引导师生树立大局意识、增强道路自信,提升思想站位,将理念和行动统一到国家战略部署中。学院负责人强调,要将此次社会实践作为支持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充分发挥艺术与设计专业的优势,为连平县的乡村振兴贡献才智与力量。

“横水镌艺 美绘乡韵”实践团队成员在出发前,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和专业准备。他们认真研究乡村振兴相关文件,了解连平县的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及社会现状,为实践活动的顺利推进打下良好基础。队员们一致表示,要珍惜此次宝贵机会,以自身所学服务乡村建设,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图为指导老师巫丽红(右1)带队老师杨真(右2开展项目前期研讨座谈会议

二、铭记历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连平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无数前辈们奋斗过的地方。实践团队首站抵达连平县工作委员会旧址纪念馆,这里记录了连平人民在当时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

70岁的老前辈怀着深厚情感,为队员们生动讲述了当地的斗争历史。从抗日战争时期的艰难困苦,到解放战争时期的英勇奋战,连平人民始终坚定不移跟随前进方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交流提问,被前辈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深深感染。

在庄重的文化教育基地,队员们重温誓言,表达了为伟大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他们深入了解了连平人民英勇斗争的历史,深刻体悟信仰的力量。通过观看历史文物、图片和多媒体展示,队员们仿佛亲历那段激荡人心的岁月。

此次文化学习活动,增强了队员们的历史认同与文化自信。大家表示,要始终传承英勇奋斗精神,将其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优秀作品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积极能量,让英勇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图为队员们与老前辈互动倾听连平历史,感悟英勇奋斗精神

三、聚焦产业振兴,艺术设计服务地方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连平高山茶作为地方特色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品质,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实践团队深入县茶产业服务中心调研,与茶叶协会负责人进行了细致交流,让队员们感受到连平茶叶悠久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连平的自然环境、产业发展和经济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尤为重要的是,团队与商学院木棉电商突击队汇合于创客空间,共同探讨“艺术+电商” 融合助推发展的路径。双方达成共识,通过视觉设计提升产品形象,借助新媒体拓宽销售渠道,切实助力连平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团队运用所学的摄影、视频制作等技能,为连平农产品鹰嘴桃拍摄了精美的宣传照片和短视频,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广泛传播。

图为我校两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南国桃源创客空间合影

四、弘扬非遗文化,推动乡村文化繁荣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连平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手工织布技艺、唱山歌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瑰宝。实践团队深入上坪镇惠西村,调研手工织布技艺,与传承人谢奶奶亲切交流。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团队在内莞镇组织开展非遗版画拓印主题活动。他们以“连平八景”为主题创作系列作品,将传统技法与时代审美相结合。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曾洪艺同志亲临指导,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非遗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活化利用非遗资源,还能增强农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活动中,队员们向当地村民和孩子们传授版画拓印技艺,大家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一幅幅精美的版画拓印作品在大家的手中诞生,展现了连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这些作品不仅成为了宣传连平的文化名片,也激发了村民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图为团队组织开展的非遗版画拓印现场活动

五、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在蓝州畲族村展览馆,队员们系统学习畲族历史文化。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拥有独特的语言、服饰、歌舞和风俗习惯。通过参观展览馆,队员们深切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魅力,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表示,要积极投身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用艺术的力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图为突击队队员在蓝州畲族村展览馆观看文物

六、结语:巩固实践成果,奋力续写新篇

本次实践活动是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了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作为和育人成效。充分体现了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作为和育人实效。团队坚持组织引导,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成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实践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深入挖掘地方资源,将连平县的历史文化、特色产业、非遗文化和民族文化作为创作源泉,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和实践成果。

同时,团队发挥专业优势,用艺术设计为乡村产业振兴赋能,用文化活动为乡村文化繁荣添彩,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创作融入乡村中。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意义。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和人才下沉乡村。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连平县的沟通与协作,围绕产业发展、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同时,学校将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适应乡村振兴需求的高素质技术   技能人才,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持续动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书写更加绚丽的青春华章。

撰文 | 郑乔恩

图片 | 张宏宝 蔡锐文

审核 | 巫丽红 杨真

+ 投诉举报
109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