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安中印记

安徽中医药大学 陈静
2025-08-17 15:14 阅读 6.1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晨光初染少荃湖时,水面上浮动着浅金的碎影,三两学子踏着露水走过,书包在肩头微微晃动。预备铃声在楼宇间荡开涟漪,走廊里脚步杂沓。有人翻遍书包不见课本,邻座却已默契地将书本推到中间,纸页相触的轻响里,一句“一起看吧”便消融了所有局促。窗外的风拂过,中药圃的草木气息透窗而入,与墨香混成一种安中医独有的晨曲。

暮春的教学楼外,樱花在无叶的枝头开得恣意。粉云蔽空,风过处,落英便簌簌铺满小径。常有学生驻足凝视,或举起手机,将飘落的花瓣与青灰色的学院楼框入同一画面。花瓣坠入草地,宛如宋人笔下的“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这盛景只持续十余日,却成了毕业相册里永不褪色的背景——花瓣纷扬如雪,落满少年肩头,也落进时光的褶皱。

图书馆的灯光总在日暮时分显出几分庄严。少荃湖畔的这座建筑,腹中藏着六百平方米的新安医学文化馆,医史长卷在玻璃展柜里静卧,等候目光的摩挲。考试月里,这里座无虚席,翻书声如春蚕食叶。偶有低语打破寂静,也是关于四君子汤配伍或经络循行的探讨。窗外秋色正浓,藤蔓攀附着石壁,橙黄的叶片被斜阳穿透,仿佛古籍中夹着的斑斓书签。

食堂的烟火气在午时准时蒸腾。三层楼里盛满天南地北的滋味,砂锅的热气模糊了圆桌旁年轻的面孔。有女生笑着推过一杯奶茶,杯壁凝结的水珠滚落,在桌面洇出小小的圆。“不是有你嘛”,接过奶茶的人眼睫弯起,暖意从掌心直抵心间。食物的香气浮游交织,将学业的重负暂时悬置,只余瓷勺轻碰的脆响,和那句“吃白白胖胖”的戏谑叮咛。

操场在日暮后苏醒。跑道上有身影匀速掠过,草坪上吉他声断续流淌。路灯次第亮起,将人影拉得细长。橘黄光晕下,有人独坐翻书,有人并肩私语,光与影的边界处,青春以各种形态舒展。晚风掠过少荃湖,水波揉碎灯影,仿佛揉碎一池星子——多年前被称作“大塘”的这片水域,如今以建校先贤汤蠡舟之名承载着“一叶小舟泛湖中”的意境。

药圃深处藏着校园的呼吸。春风吹醒板蓝根青嫩的幼芽,夏露沾湿金银花的藤蔓,秋阳为杭白菊镀上金边,冬雪则压弯了忍冬虬劲的枝条。沁馨亭翼然立于草木之间,朱漆斑驳处,尽是时光的指纹。捧书经过的学子,总在药香里放缓脚步,恍然懂得何为“至精至诚,惟是惟新”——那校训墙上肃穆的八字,原是从这些根茎叶果中淬炼出的精魂。

春深时节的胖橘猫是校园的隐士。它惯于在教学楼前的石阶上摊开肚皮,阳光在黄白相间的皮毛上流淌。上课路过的少女们总要驻足轻唤,它懒懒抬眼,尾巴尖儿在春风里轻晃。这慵懒生灵成了无数相册的封面,也成了离校者回望时心头最柔软的坐标:那年小B搂住小A肩膀笑言“咱们一起也很幸福呀”,背景里那团毛茸茸的暖色,正是青春最熨帖的注脚。

▲图为小橘猫在校园生懒腰

毕业季的蝉鸣催人启程。回望处,林荫道上金叶纷飞,图书馆的玻璃幕墙映着流云,实验室器皿碰撞的轻响犹在耳畔。有人最后一次抚摸学院楼前的桃花树干,看新绿间藏着未绽的深红蓓蕾。行李箱滚过情人坡,惊起几只麻雀,恍惚仍是初来时提着行李找宿舍的新生——原来四年光阴短似安中医的一天,铃响聚首,铃散别离。

安中医的草木楼台,终究会沉淀为学子血脉里的印记。当少年走向辽阔人间,自会懂得这片土地早已将“精诚惟新”熬作一味温厚的中药:图书馆的灯火是引子,食堂的烟火是药引,操场奔跑的风是药气升腾,少荃湖的波光则是煎药的陶罐里荡漾的水纹——从此无论行至何方,总有一剂安中气韵在生命里徐徐发散,愈疾,愈心,愈浮世沧桑。

本文为作者原创且已声明版权,未取得作者本人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 + 投诉举报
200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