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第一次看完之后就特别想再看一遍,忍到今天终于忍不住再刷了一遍《最好的我们》。
第一次看和第二次看,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感觉,比如说第一次看好像没什么感触,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失去高中生活,看着电影,心里满是对自己高中生活的憧憬 ,二刷不一样,现在我已经知道自己没有高中生活,看电影的时候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剧情上,耿耿和余淮真的开始于不经意之间,却又匆匆结束,后来,他们又开始得措不及防,或许生活就是这样起起落落漂浮不定的吧?
余淮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耿耿的呢?或许是开学那天不小心和耿耿相撞的那一刻,也可能是发现名字耿耿和余淮的那一刻,也可能是伸出手想和耿耿握手的那一刻,也许都不是,缘分就是这么的奇妙,也许连余淮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耿耿的,喜欢,它就是喜欢,没有任何的缘由。
那么,耿耿又是什么时候喜欢余淮的呢?是开学名单前对话的那段时间里?还是余淮点名要和耿耿做同桌的那一刻?还是余淮说要罩着耿耿的那一刻?也许,耿耿和余淮一样,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余淮的,她只知道,自己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他。
余淮的妈妈想换掉耿耿的座位,可在这之前余淮撒了谎,他说他的同桌是个优等生,目的只是,他想和耿耿做同桌。
国庆六十周年,学校大合唱换了个新花样只为在台上大声的唱出平时不敢对耿耿表达的情意。后来高中三年,时间特别快的从手缝中溜走,高考到来,余淮的妈妈生病了可他装成没事人向耿耿加油,只因不想影响耿耿,他喜欢的真的很有重量!
高考后,他们说余淮出国了其实他并没有,余淮放弃了出国的机会,留在国内照顾生病的妈妈,也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工作。他觉得自己配不上耿耿了于是撒谎,当年高考前耿耿用记号笔在他手臂上画的幸运符,他害怕褪色消失把它变成纹身,他真的很喜欢耿耿,却又希望耿耿能发展的更好。
最后,耿耿知道了真相,终于没有让这个错过错过的那么彻底,七年,说短不短,说长,其实它也不是很长,使劲奔跑,追,也追得上。
现在看其实想的更多的是,高中三年,我可能错过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可能是和初中同学一起在高中学校里跑操,一起讨论隔壁班来了个学霸,一起奋斗高考。如果我选择了读高中的话,就能体验和现在截然不同的生活吧,是不是会更棒呢,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即使高中生活会很丰富多彩,但是选择了另一条路来到大学的我,好像过的也不差,有丰富的社团活动,有和高中不一样的大学生活,未成年体验大学生活的话,好像也很酷诶!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打开的,会是什么味道。但我希望,它永远都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