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条狗会嫌弃主人的贫穷,也没有一条归途不是充满故事。
敏锐的直觉、坚定的意志,还有对主人无比的忠诚,谁都会去称赞莱西是一只好狗,但是,莱西会认为自己是一只好狗吗?像是乔,他知道留下莱西会给家庭带来不轻的负担,但莱西是他不可分割的好朋友。对于爸爸,莱西更像是他的精神寄托,"村子里的某些人对狗比对自己的亲骨肉还要关心" ,如果连这点养狗的小把戏都不知道,那还怎么配当卡拉克劳夫家的人,怎么做约克郡人呐";对于妈妈,莱西是她尊严的体现,把莱西卖掉后,她是多么害怕再遇到莱西,"我真的非常非常高兴,我太高兴了,我真的太高兴了!终于把莱西送走了,它那么能吃,我们养不起",语气里满是激动亢奋的扭曲感;但莱西呢?我想它并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一只好狗狗,它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抛弃卖掉,只是遵循着内心的本能,下午三点五十五分了,是去接自己的小主人回家的时候了,就在南边。
图为莱西和她的小主人乔。
长途跋涉四百英尺,无论是隔绝两岸苏格兰湖泊难以跨越,还是食物匮乏和天气变化多端的隐患,甚至是还有人不怀好意的围捕和攻击,为什么这些都没有难倒我们的莱西呢?我认为最为核心的一个原因,莱西是讨人喜爱的。正因为它是讨人喜爱的,所有受到了很多人善意的帮助,至于那些捕狗人和朝它扔石头的小男孩们则是无端的恶意。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总归是好的,在凛冬将至的时候,莱西回到了家中,爸爸也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生活都在朝着幸福的方向发展。
故事里总是喜欢把"旅程"和"救赎"放在一起,莱西的回家之路,也何妨不是救赎之路。旅程中陪伴莱西比较长时间的有三个人,老夫妻法登和戴莉,还有罗利,莱西和他们都互为过客,却如石子落入池塘,涟漪不断。老夫妻俩的儿子在战争中死去,两人需要一个精神寄托,而陶瓷商人罗利也同样是孤独的人,只有小宝和一匹马互相作伴。两个家庭都想要莱西的加入,最后也都选择了成全,莱西不属于他们,他们也不愿意去拆散别人的家庭。故事里没有两个家庭的后续,但我想既然选择了成全,那么他们也一定是选择了解脱向前看。但奇怪的是这两个旅程片段似乎并不令人遗憾,反而让我感觉到《菊次郎夏天》的那种轻松和甜蜜,回味无穷。
故事中最让我在意的并不是莱西的旅程,而是公爵卢道林。这是一个倔强的老头,总是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当然这是在试图掩盖自己已经年迈的事实,也是一个可怜的老头老头不知道卡拉克劳夫家把莱西卖掉,接手十五英镑的决心,也不会注意到第二次把莱西送回犬舍,乔和他父亲越来越快的步伐。尽管是公爵让莱西和乔分开,但他并不让我讨厌,因为他为自己是约克郡人而自豪,恰如乔的妈妈为自己是卡拉克劳夫的人而骄傲。约克郡人喜爱好狗狗,看到莱西回归村里的时候,公爵是欣喜多,还是自责多呢?为了获得莱西,他甚至雇佣让卡拉克劳夫管理自己的狗舍,相当于变相的"买下"了莱西。聘请卡拉克劳夫肯定比当初那笔十五磅的交易划算的多,因为只有伦敦人不理解约克郡人的自豪,只有约克郡人才有养狗的独家秘笈,更重要是,这个孤独老头的庄园里也一定会热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