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三下乡:垄上律行,有法相助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高嘉蔓
2024-09-06 13:46 阅读 1.4万+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实施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目标。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以及提高国家治理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垄上律行普法实践团于2024年6月30至7月2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宝堰镇开展普法活动,活动共计三天。

在此期间,垄上律行普法实践团于7月1日上午和宝堰镇当地的企业,康林电器和伟豪机械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入交流,跟随相关负责人参观了工厂,了解了电器零部件生产的具体过程,观摩了机械制造相关的生产,并就企业的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税务问题及企业法律风险的识别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提问,得到了负责人真挚,诚恳的回答,交流过程有来有往,普法实践团队收获颇丰。

当日下午14时普法实践团分头行动。一组前往鲁溪村蓝梦成长中心开展了“与光同向,与法同行”法律宣讲活动,讲座内容针对诈骗预防,在强调新兴科技相关的诈骗手段和随着社会生活变更出的新兴套路的同时提醒人们警惕一贯出现的诈骗模式,并提醒人们在受骗后如何及时止损并设法合理维护自身权益。团队成员认真讲解,村民认真聆听记忆,实践互动高效,真正将法律普及落在实处,落在人民心中。另一组到宝堰镇人大代表接待工作室,与宝堰镇人大代表们开展交流座谈,实践团与人大就乡村法治建设,代表职责行使,法治实践与为人民服务过程中的亲身体会进行了一系列交流,深刻了解到乡村法治建设现状,村民面临的真实困境。

普法实践团于7月2日早间于宝堰镇集贸市场进行了基层乡村法治调研活动,通过问卷和田野调查收集大家的意见,汇总调查情况,问卷有现场的纸质问卷和后期的电子问卷两种形式。在此期间,团队成员于人流量大的街区走访了多家门店,与各个年龄段的人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了解他们对于法的看法,法之于生活的影响。基层乡村法治调研活动花费数个小时,上百人参与其中,就法律实践问题进行了交流,为后续调查汇总打下基础。

7月2日上午,经由词法所和暑托班相关工作人员引荐,普法实践团在暑托班开展围绕以《未成年保护法》为核心内容,为期一课时的宣讲活动,向小朋友们讲述了未成年人应当如何自我保护,寻求法律援助,反对校园霸凌等内容,转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法治的种子。结束后团队采访了司法所工作人员,就司法所的相关工作内容,如法律明白人、一村一法律顾问、三治融合社区矫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行政复议等以及司法所工作人员的个人感悟进行了一系列交流,并加以记录。

垄上律行,有法相助。深化法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乡村法治建设是乡村法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乡村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法治建设仍任重道远。一方面,乡村法治观念尚未深入人心,部分农民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程度不够,法治意识淡薄;另一方面,乡村法治体系尚不完善,法治实践不足。因此乡村法治普及工作实属必要,而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一方面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另一方面反哺学生精神世界,二者相辅相成。正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实践团必将以法律普及为己任,为筑起法治建设的高楼添砖加瓦。

+ 投诉举报
585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