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深耕鸡东经济脉络,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东北林业大学 刘兆红
2024-09-01 19:50 阅读 6.9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在龙江地上感知压舱石的分量,聆听黑土地上的回响!2024年暑假,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鸡东小分队,在习近平总书记赴黑龙江考察事迹的感召下毅然开启了本次实践之旅。该团队“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作为主题,深入龙江边陲县城展开实地考察调研与信息收集。在白山黑水之间,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东北大地开出的绚丽之花一探芬芳。其目的在于真实感受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方针,探寻黑龙江的突围之计,振兴之策,发展之势,青年之路。同时,团队期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提高团队成员的政治素养,锤炼实践能力,深入基层去了解青年发展与东北全面振兴有机结合的发展之路。9月6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黑龙江省考察,再次为振兴东北把脉问诊。党的18大以来,总书记七上东北三省考察调研,对东北大地抱有殷切期望,在调研中,总书记对东北大地在创业,就业,智慧农业,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全面振兴给予高度认可,进一步明晰了东北发展的实际路径和发展战略。鉴于此,本团队满怀着激动与热情,开启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天下至德,莫大于乎忠。今年九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进行视察,立足地域,区位提出了“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站位口号,体现了党中央对共和国长子的重视和青睐。建国之初,黑龙江省发展如日方,升势如破竹。而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龙江大地的发展速度出现了颓势,出现了高端人才不足,经济总量偏低,经济增速偏慢,人口大量流失的发展之痛。但随着党中央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方略的贯彻落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黑龙江振兴发展重要精神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入人心。黑龙江地区经济建设聚焦发力打发组合拳,提出了农业振兴,产业振兴等八个振兴行动计划,打造数字经济,旅游经济,冰雪经济等四个新引擎,经济发展得到了大幅增加。

但是由于人口集聚效应和人们对货币的无限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大多愿意前往东南沿海,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城市。使东北地区仍然面临着先进人才吸引力不足,地方发展政策宣传力度弱,青年一代对振兴政策战略了解不足等振兴之痛。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政治思想为引领,基于党的号召和时代的律动,以实践调研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收集黑龙江边陲县城振兴发展之策,让队员们亲身聆听和感受边陲振兴发展政策,人才引进政策,创新扶持力度,旅游发展优势等。亲身参与和感受到东北新的经济引擎的发展,亲身走一趟黑土地上的全面振兴之路。同时,该团队也希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收集,龙江边陲城市人才引进,创新扶持等政策的详细信息,并希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向全校同学进行宣传,为解决大学生就业与青年驻守边疆两大时代问题提供新思路,积蓄新动能。

二、实践准备与团队介绍

鸡东小分队的成员,由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和老师组成。团队成员有大一、大二、大三不同年级组成,具有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不同的学术背景为开展本次实践调研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新视角。团队由11名队员和一名指导老师构成,其中两名队员负责信息政策收集与分析,三名队员负责实地考察,记录与访问。两名队员负责视频,图片材料等实践结果的汇总。两名同学负责与合作机构,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协商以及后勤保障住宿等工作,两名队员负责实践结果优化宣传。指导老师为本次实践活动提供校地沟通,政治思想指导和实践指导等,并切实参与到实践调研与访问的工作中。鸡东小分队通过多专业,多年级的组合,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进展提供了不同的思考和分析视角,同时也为有效应对和处理各种挑战提供了切实保障。

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始之前,团队成员先后接受到了校级和院级的实践安全教育,两次宣传教育为实践成员的人身安全保驾护航。此外,在前往鸡东县展开调研之前,团队成员展开多次交流研讨并结合会计学,工商管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学科专业知识和政策信息,以新经济增长极、就业、文化资源与旅游配套整合性、创新扶持基金等指标制定出详细并且有针对性的调研问卷,和清晰明了的调研导向。并且为了确保本次调研结果可真正服务于每一个在校学生,在实践开始之前团队特意收集了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鸡东县已有的人才引进合作,鸡东县在校学生资料等实际信息以增加本次实践结果的普适性和可推广性。

三、实践内容与日程安排

8月20日,团队抵达鸡东县政府,与县委县政府进行关于人才引进政策的座谈交流。在座谈中,详细了解鸡东县的发展现状以及人才引进政策,加深了团队成员对鸡东县人才政策的理解,认识到鸡东县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此外,团队还对鸡东县的青年创业环境进行了深入探讨,深入了解当地对青年创业扶持力度及青年创业项目进展情况。并对座谈会中所提到的鸡东县人才政策优势点和差异化信息进行了收集整合,与当地青年创业就业协会的扶持力度进行了详细询问。

8月21日上午,团队集中参观了鸡东县的多个红色教育基地。首先,他们来到哈达河红色历史陈列馆,馆内陈列了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详细介绍了东北抗联的英勇事迹。通过这些展品,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无畏精神。随后,团队参观了新华村党校和红灯记文化展示街。红灯记文化展示街以经典红色故事为主题,通过雕塑和壁画再现了抗战时期的感人故事。实践团成员还在抗联四军红色历史主题浮雕墙前驻足,这面浮雕墙用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鸡东县人民的抗战历史,使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当地的红色文化底蕴。经过对鸡东县红色教育基地及雕塑壁画等抗战历史资源的实地考察,团队对该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及其旅游业经济发展状况与前景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整合。

8月21日下午,团队走访了由鸡东县青年就业创业协会扶持的返乡青年创业厂房。这一厂房是青年返乡创业的成功典范,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创业历程以及如何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经验。此外,青年就业创业协会的负责人还向团队介绍了鸡东县未来计划扶持的几个创业项目,旨在吸引更多返乡青年投身创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鸡东小分队还从青年就业创业协会负责人口中了解到,鸡东县未来计划扶持的几个创新项目,与几个可以吸引更多青年返乡投身创业和可以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项目进行了和谈。

8月22日,团队前往鸡西市,参观了鸡西市博物馆。博物馆展览分为两层,全面展示了鸡西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一楼的《一眼万年——鸡西古代历史文物陈列》展览,通过丰富的文物和数字化展示,生动再现了鸡西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到清朝初期的历史发展脉络。二楼的《黑土壮歌——鸡西近现代史展》则集中展现了鸡西人民在近现代历史中的奋斗历程,特别是在北大荒开发和抵抗外来侵略中的顽强精神。通过参观这些展览,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鸡西地区的历史变迁,切身体会到这片土地上积淀的厚重历史和文化传承。

随后,团队参观了鸡西版画陈列馆,这里展示了鸡西版画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历史和发展。通过与艺术家的交流,团队对这种艺术形式的技艺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参观了鸡东县葫芦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刻感受到了鸡东县的旅游文化发展新活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增长。

植根龙江沃土,洞悉地域风采,在黑龙江边境的深度探索中,团队不仅追溯了红色历史的辉煌,更聚焦于人才政策与青年创业的勃勃生机。实践团亲眼见证了边境地区人才政策的实施如何吸引并激励着青年创业者,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关注黑龙江边境地区的人才政策与青年创业动态,积极构建交流平台,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边境地区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龙江的全方位振兴。

四、实践成果与影响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鸡东小分队以满腔热忱将“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站位思想反复咀嚼。通过切身的实践真实感受到了黑龙江聚才引智的“强磁场”。团队通过对鸡东县人才政策、创新扶持政策、旅游配套整合评估、历史积淀、工艺技艺等深入了解和探究,真实感受到了东北振兴的不可同日而语,看到了东北振兴经济上的标志性转折。深切体会到了党对东北振兴的支持,体会到了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东北大地开出的绚丽之花,结出的丰硕之果。

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收集到了鸡东县的最新人才政策。并从鸡东县地方领导的口中得到了人才引进、创新资金支持、创新项目落地等一系列一手资料。团队通过笔记记录,优势点分析,差异点比对,城市交通、医疗、教育、就业、旅游综合指标评估等方式对鸡东县的新经济增长引擎和青年人才吸引点进行了汇总并向通过宣讲同学进行宣传。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将“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这一思想深入脑海,以亲身实践感受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并希望通过团队宣传让更多人了解黑龙江的振兴战略政策。以东北林业大学的人才引领更多东北高校深入东北基层,留在东北,激活本地人才的“一池春水”。本团队将通过切身行动,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黑龙江全面振兴的关注与支持,身在祖国的最北方,以向党中央不断靠拢的青年之心,切身实际以自身的力量描绘出东北全面振兴的模样,以青年之力助推东北全面振兴,向党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答之卷!

+ 投诉举报
346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