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瑶韵悠扬,舞影婆娑——广工学子传承瑶族歌舞文化

广东工业大学 夏玮成
2024-09-17 20:22 阅读 8.1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咚咚咚”、“锵锵锵”

从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馆传来乐器击打声,伴随着欢声笑语

是谁在里面呢?

推门而入

原来是广东工业大学韶语环梦实践队的队员们正在和盘兴章先生和赵先生一起学习瑶族传统的长鼓舞和铙钹舞。

为积极响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深度学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韶语环梦”实践队于7月9日来到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馆,探索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长鼓舞、铙钹舞和瑶族民歌,探寻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之路。怀着对瑶族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敬仰之情,队员们首先跟随着瑶族非遗传承人盘兴章先生和赵先生学习了长鼓舞和铙钹舞,还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邓敬万先生和省级非遗传承人邓桂兰女士的带领下,进一步深刻领悟瑶歌的独特内涵和深厚寓意。

(一)跃动节奏:感受长鼓舞的魅力与技艺

他们四人为一组,相距为三至四步,左肩相对。在盘先生和赵先生的鼓点指挥下,队员们两手旁伸,两肘微弯,手心向下,拍击两头鼓面。上身略前俯,双膝微屈为基本形态,两膝以有节律的伸屈带动身体上下颤动。舞蹈动作优美矫健,柔中带刚,又各显特点,各具风格。

长鼓舞的伴奏源于舞者击鼓所产生的音响节拍。在舞蹈过程中,队员们运用右手五指或掌心击打鼓头,发出浑厚的“咚”声;左手则持竹片轻弹鼓尾,产生清脆的“啪”声;当双手同时敲击鼓面时,则发出响亮的“咣”声。这三种音响经过精心编排与组合,形成了长鼓舞独特的鼓谱。舞蹈中的“种树鼓”、“砍树鼓”等动作,不仅生动地展现了瑶族舞蹈的独特魅力,更巧妙地将农耕生活的日常场景与瑶族文化相融合,深刻体现了瑶族人民对大自然和农作物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丰收的殷切期盼。

从传承人的口中,队员们得知当前瑶族文化正面临着被现代化冲击、年轻一代兴趣缺失等多重困境。然而,在长鼓舞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却深切地感受到了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这让他们对瑶族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二)铙钹之韵:深入体验铙钹舞的节奏与美感

“铙钹舞”又称“串逗”舞,是乳源瑶族传统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舞种之一,主要依附存于瑶族宗教仪式之中,是一种瑶传道教仪式舞蹈。在赵先生的带领下,队员们分别学习了“均田”、“插秧”、“割稻”、“打谷”、“挑谷”等模拟农耕稻作生产类的主题动作,时而面朝内,时而面朝外。舞蹈动作富有浓厚的民族生产生活气息,形象生动地还原和呈现了瑶族农耕稻作生产、建屋盖房等劳动场面。

铙钹,瑶语称为“落别”或“落波”,是一对金属圆片,中间凸起,各有一条红色的钹巾系在中央。铙钹的形制与汉族的相同,一般有大小之分,大的直径约为30厘米,一般用来演奏;小的直径为10—20厘米,跳舞时使用,边击边舞。表演者手持钹巾将两片对击,微妙的手法可以奏出不同的音响来,重击时,声音如飓风般响亮、延长。

瑶族非遗传承人赵先生在采访中表示,他们将持续推动瑶族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从小学习瑶族文化。他呼吁新一代青年能够积极投身到瑶舞文化的传承中来,为瑶族文化的繁荣贡献青春力量。

这次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瑶族文化的魅力与深度,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通过学习和体验铙钹舞,他们不仅亲眼见证了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以实际行动为未来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了一份心力。

(三)瑶族情韵:探索民歌的深邃和美妙

随后,队员们席地而坐,与非遗传承人邓敬万先生和邓桂兰女士围坐成圈,共同欣赏瑶族民歌。邓先生和邓女士身着瑶族传统服饰,头戴三角高帽和布巾,现场动情地演唱歌谣《十二月花》“正月桃花发,二月李花开……”歌声悦耳动听,音细而长,曲调清新。

邓先生介绍到,瑶族民歌是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普遍流传的瑶族山歌,瑶语叫“赛花柄”,汉语译为“赛过花朵的语言”,是过山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的第二种语言。乳源过山瑶的山歌音调较高、较长,是呐喊式的山歌。乳源瑶族民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念歌、另一种为喊歌,念歌小声领唱和传授时用,喊歌对远处大喊唱鸣。

为了欢迎队员们的到来,邓先生和邓女士还现场根据瑶歌即兴创作一首歌曲。尽管窗外阳光炽烈,犹如烈火炙烤着大地,但文化馆内的队员们却仿佛置身于清幽的山谷之中。他们跟随歌声轻晃身体,仿佛站在山的脚下,聆听着那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飘荡,音符随风流转,回荡不绝,带来一片宁静与祥和。

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深刻了解到当前瑶族文化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生命力。他们参与的不仅仅是一场文化体验,更是对瑶族文化薪火相传的见证,期待有更多年轻力量投入瑶族文化的传承推广中来,为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共同遗产的传承贡献宝贵的力量。

+ 投诉举报
352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