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从艰苦奋斗中走过来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7月在新疆考察调研时对全体兵团人的殷切嘱托。
如果说这片大地见证了万物的成长的话,那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便是这片大地上最默默无闻的耕耘者之一。今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薪火相传,砥砺前行。70年来,一代代兵团人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特殊贡献,用自己的双手共同把“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合影留念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的要求,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7月11日,国家民委石河子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赴一师阿拉尔市民族团结进步实践团在带队老师赵敏的带领下先后来到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和一师九团红八连参观,重温兵团记忆,感悟兵团精神,凝聚干事创业的奋斗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指导老师张勇、肖庆华、田海峰三位老师和同心社区副主任郭轩亮与宣讲团成员校地结对共建参观红色基地。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
走进纪念馆正厅,大型浮雕《关山万里展红旗》展示“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讲述了三五九旅一路从井冈山走来,成为光荣而英雄的屯垦戍边战士的故事。许多团体成员驻足于此,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们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看到了他们徒步穿越素有“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达南疆后,从垦荒到建设,再到现代化发展的艰辛历程,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
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静静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自制手榴弹、子弹包、战士们垦荒时携带的包和工具……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三五九旅的英雄儿女们在战场上的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荣事迹,更体现了以忠诚、担当、争先为核心内涵的三五九旅精神,和三五九旅传人在兵团现代文明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奋勇前进,创造一个又一个人类开发史上的奇迹的壮丽诗篇。
在结束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参观学后,团队成员来到一师九团红八连参观学,感悟红色文化,践行兵团精神。
红八连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连队,留下了很多军垦老物件。在讲解员的指引下,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第一师九团八连党员党性教育基地,瞻仰屯垦戍边遗址。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和一个个历史场景,记录了几代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光荣历史和红色足迹,承载着几代兵团人对兵团精神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场景还原和实物陈列的虚实结合,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红八连保卫边疆、屯垦戍边的光辉历史,纷纷震撼于老一辈不畏艰难、创造奇迹的顽强拼搏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塔里木开发建设历史主题馆
随后,一行人来到塔里木开发建设历史主题馆和“军垦记忆”实景展示馆参观。看着馆内展陈,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坚守忠诚、担当、争先的政治品格,传承红色基因,续写属于青年一代的兵团故事。
“此次参观学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将继续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和老兵精神,切实把学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实践团全体成员表示,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更加扎实的步伐,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火热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文:毕云川、斯琴塔娜、赵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