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馨洋) “老师,你一定要回来看我们哦!我们会想你的!” 在一声声仓促的道别声中,结束了我的支教生活。7月上旬,福州市永泰县城峰镇力生村迎来了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暑期暖风支教社会实践队。当我踏上那片陌生而又充满期待的土地时,内心充盈着紧张与激动,但在孩子们那一双双清澈而充满渴望的眼睛,瞬间驱散了我所有的顾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支教之旅。
“奋斗青春,筑梦乡村”暖风支教文艺晚会,对于我们所有支教队员来说既是教学成果的展示,也是与孩子们最后的道别仪式。当所有人笑着挥手再见时,大家都不知道所谓“再见”是否会真的“再见”。追溯初见,仿佛还是昨日。
图为暖风支教文艺晚会。 刘佳锐 供图
第一次离开城市里的灯红酒绿,走进乡村,力生村的环境比我印象里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潦倒、资源匮乏的村庄发展得好多了。作为2017年脱贫的乡村,这里的小孩可以得到一定的教育资源与生活条件,在我理所应当地认为这里所有小朋友至少都生活在一种平稳的生活中时,一对双胞胎姐妹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们较其他同学来说安静得多,身上永远透露着一种超出年龄的成熟。支教结束的前一天,这对双胞胎中午没有回家吃饭,与我们支教队员一起吃饭,起初我并没有在意,仅仅以为是上课时间太赶来不及回家,但是晚上她们竟然还没有回家,她们坐在楼梯上,从背影看透露着淡淡的悲凉。我上前问道,怎么还不回家吃饭啊?“回家也没有饭吃。”她们用最平淡的语气说出了最不可思议的话语。或许她们也看出了我的无措,接着说道“爸爸说让我们跟老师一起吃饭,回家也没有饭。”我意识到不对,马上岔开话题,问道,“支教文艺晚会家里谁来看啊?”“奶奶要上班,姑姑也没时间,爸爸他也不出去工作,也不想来。”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所面对的是生活在怎样环境的孩子,我领着她们去吃饭的途中,看着村里人们建起的自建房,她们感叹道“要是我们家也是这样多好啊!”一种淡淡的苦涩从我心底生出。那时,第一次有一种无力感充斥着我,也是那时我真心实意的明白了支教的意义,希望她们的未来也可以迎来天亮。
图为我与双胞胎姐妹在课堂上的互动。 王可凡 供图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经历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总有一些时光似温暖春风,抚慰我们疲惫的心灵。支教的日子,便是我生命中那片熠熠生辉的星空,那缕轻柔拂面的春风。除了学习,与孩子们的相处时光也充满了温暖与感动。课间的嬉戏打闹,课后的倾心交谈,让我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梦想简单而纯粹,有的想成为医生,拯救病人;有的想成为老师,像我一样传递知识;有的想飞上太空,看看地球之外的无限宇宙。而我,也在他们的梦想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图为上课时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梦想。网作者 王可凡 供图
如今,虽然我已经离开了那片土地,但我的心永远与那里的孩子们在一起。我相信,他们的未来一定会充满阳光和希望,而我也将带着这份珍贵的回忆和感悟,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更多的孩子点亮梦想的灯塔。直到现在,我还是在不断回味着此次支教的所有一切。细心准备,全面部署。为了更好地落实此次支教活动,更好地将支教工作落到实处,在出发前,进行了细致的准备工作。从认真写教案,确定上课内容,到思考课堂小活动、课后小游戏,准备小礼品,细致耐心始终贯穿其中。也许是因为炙热的情怀,也许是因为短暂青春里的义无反顾,大家充满信心来到力生村,希望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给他们的童年增添一抹不一样的色彩,助力乡村的孩子们成长。
图为支教结束前一天双胞胎姐姐对我们全体支教成员的祝福。网作者 许文杰 供图
不舍离别,后会有期。快乐的时光总是飞快,离别终究是来临。“学会爱与告别,是人一生的修行”。我认为离别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学会告别是相当重要的。支教也是自教,我们脱去成年人的疲惫的外表,全身心地投入课堂、课外活动,找回自己的童心,享受纯真的快乐。最后,我们全体支教队员尽可能营造较为轻松的氛围与孩子们说“再见”,并且许诺“后会有期”。(作者 王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