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铜”的热忱

宿迁学院 季葛宇
2024-07-27 00:35 阅读 1.2万+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所谓铜,是”同”,是侗族鼟(teng)锣,也是铜仁;所谓热忱,是这里的天气,是这里的山脉,是这里的民族,是这里的缘人。而“铜”的热忱,是鼟锣绵延不断的旋律,是黔东门户山外山的悠然,也是民族团结的宽广。

从刘氏祠到黄道侗族乡民族小学,从一所洪武三十一年依六龙山山脉而建的宗祠到易地搬迁的旺家社区,我的铜仁故事也就此展开。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贵州,也是第一次到铜仁。不到《奢香夫人》里贵州毕节的乌蒙山,仅在黔东门户--铜仁我便就看到了山外连山,十七个世居民族的古老贵州,有一种神秘的气势,静静地让人捉摸不定。

在黄道侗族乡民族小学,提前知道我们跨越1400公里前来,小学生站成两路,个个铆足了劲,敲起来,鼟~鼟~鼟~ 场面很是壮观。当时我还不知道这锣叫什么,来到刘氏祠才知道原来是侗族特有文化遗产--鼟锣。在宗祠,我也亲手敲响了大堂两侧的鼟锣,这两个鼟锣直径足足有半个我高。为不惊起同行之人,我只先是轻轻敲了,少许的力气触碰到鼟锣便有些声响,但没那么雄浑绵延。同行当地的学长闻声来,叫我使点劲,我便也铆足了劲一锤,果然是余音绕梁,绵延不绝。那种雄厚的声音,我忍不住多敲了几锤,感受来自这古老民族千年历史鼟锣的热忱……  

鼟~ 出祠,预归,正想着,低头一看有只蚂蚁,但我又不敢确认。这蚂蚁有我大拇指宽,而在南通老家,蚂蚁也不过2-3厘米大小,夏日为觅食常能看到自己掉落的食物旁围来了一堆蚂蚁,黑压压的。蚂蚁,我便想到余秋雨在《山河之书》中讲他的朋友周涛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个画面:“两只蚂蚁在大地上相遇了,由于矜持互相没理。爬了很久都后悔了,毕竟是同类啊,怎么没有拥抱一下呢?”人类在自然面前跟蚂蚁一样,一样的渺小,一样的微不足道。人在地球上就好似一粒灰尘在乒乓球上,人的一生几十年在人类出现的三百多万年之中太短促了,转瞬即逝。这样的上帝视角重塑着我的价值观,打量完自己再去打量同类,让我认清自己与别人,看开了许多矛盾,也使我对地球与自然更加敬畏,对所有生命间的相互联系更加深刻理解。但我们再渺小,也算是拥有了生命。生命就需要我们寻找意义,成就意义,我想当下我做好我尽力之后能做好的便也是成就意义。

蚂蚁后悔没有拥抱,人比蚂蚁更有智慧,我们应该更懂得拥抱。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华民族间的同,是中华民族间的拥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这是世界人民的同,是世界人民的拥抱。

中国人对“同”字有着很深的执念,现代汉语中“同”字还引申出“在一起”“同一心”“做一事”。

推普工作的同唱一首歌、同写一行字、同颂一首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古人与风同行,蕴含向往高洁的志向;白首同心是相恋之人最美好的心愿;四世同堂或许是每位老人最热切的期盼;天下大同是民族的豪情壮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融合,共圆同一个中国梦;亚非会议求同存异;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心一起向未来……

比比皆是,“同”在心里,而铜仁也以她的热忱与你我“铜”行。

总想写出深沉还又美丽的文字来形容我的所见所闻,奈何了解过于浅薄,只能把我一点思考表述出来。

今夜,又想起了“铜”的热忱,民族小学拿着鼟锣的孩童,笑脸相迎的年轻志愿者,他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铜”字,有他们鲜活的生命支撑,我相信可以更好!

北纬27.43度和东经109.12度,夏季贵州最热的市区--铜仁。期待下次与你相见,而我又担心不会再有下一次的相见。因此,既然我们像蚂蚁一样有缘相遇了,那我们就好好拥抱一下吧!

+ 投诉举报
291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