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 解码花茂村的发展“密码”

临沂大学 刘拓航
2024-07-28 21:03 阅读 7.4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乡村,是承载乡愁的精神家园,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围绕以“乡愁”为主的发展中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7月19日-7月21日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花茂村,深入探究这里的发展奇迹,解码花茂村的发展密码。

花茂村一直强调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打造了“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的对外名片。花茂村继续以此为指引,积极推动村民返乡创业,开启了发展新篇章。实践团的同学们走过花茂村的乡愁之路,感受乡愁情结与花茂村的风土人情。

陶艺,作为花茂村的传统技艺,在返乡创业的浪潮下重焕生机。一批批掌握陶艺技术的村民回到家乡,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陶艺,打造出既具有文化底蕴又符合市场需求的陶艺产品,使花茂村的陶艺产业蓬勃发展。图为实践团的同学们一同体验花茂村传统陶艺的制作。

实践团的同学们体验花茂村传统陶艺的制作

现代农业在花茂村也落地生根。村里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建设起现代化的农业园区。智能温室大棚中,各类蔬菜水果生机勃勃。花茂村还打造了九丰农业公园,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花茂村的现代农业,这种绿色、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实践团的同学们接过了村民手中的工作,感受智慧农业下的高效率的农业劳作方式。  

 

实践团的同学们感受智慧农业下的高效率的农业劳作方式

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农家乐与乡村旅游在花茂村迅速兴起。村民们将自家的房屋改造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乐,为游客提供地道的农家美食和舒适的住宿环境。实践团成员拜访了“红色之家”的负责人王志强与他儿子,深入交谈的农家乐几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秘诀,从红色之家农家乐的发展历程中探究花茂村发展的奥秘。


实践团成员采访“红色之家”的负责人儿子

遵义花苗田旅游服务公司总经理杨波更是在自己的农家乐园区里,建立了藏宝馆,吸引了许许多多游客来了解花茂的土陶文化、农耕文化,让大家记住乡愁,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花茂村深入挖掘当地文化,打造特色旅游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感受花茂历史。游客们在这里可以漫步田间地头,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也可以走进陶艺作坊,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

如今的花茂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了乡村发展的典范。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此次调研中深刻感受到,花茂村的发展是对“乡愁”理念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相信在未来,花茂村将继续书写发展的辉煌篇章,成为更多乡村学习的榜样,让乡愁永驻,让乡村更美。


+ 投诉举报
146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