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文件精神,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7月21日,华中科技大学“喻竹计划”武汉东湖高新区实践队赴湖北省科学技术馆进行参观学习。
湖北省科学技术馆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科技馆,馆内有科学风暴、科技瑰宝、数理世界、超级工程、仰望星空、绿水青山、生命3.0等8个常设展厅,以现代化的展示手段,融展示与互动、参观与体验、学习与娱乐、传统与现代、科学与艺术于一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
图为实践队员在进行趣味实验
东湖高新区实践队走进科技馆八大展厅,开启了一次妙趣横生的“科技探索”之旅。实践队员们通过参与自由落体运动、永动机等实验,在实际操作中领悟现代科学的数理实验方法及其背后蕴藏的原理;积极参与活字印刷等趣味小游戏,在其中重温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和中国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领略世界科技发展的壮阔历程与辉煌成就,深刻感受了科技的独特魅力与无限可能。
图为实践队员在参观中
东湖高新区实践队一分队田霄杨:
湖北省科技馆的科技瑰宝展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展厅分为四个主题展区:寻根溯源、江河接力、承古萌新、海纳百川,每个展区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了长江流域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寻根溯源”展区展示了古代长江流域先民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特点在技术和工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江河接力”展区展示了中国近代科技的萌芽和发展,长江流域不仅是古代科技创新的摇篮,也是近代中国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地之一;“承古萌新”展区聚焦将古代智慧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这种对传统技艺的重新审视和创新昭示着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进步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海纳百川”展区展示了长江流域在全球科技发展大背景下的地位和影响。
参观这些展区帮助我深刻理解了长江流域科技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全球科技史上的重要性,更激发了我对科技与文化交融、传承与创新的思考。未来,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将勇担民族复兴的重任,为科技创新、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田霄杨在观察实验装置
东湖高新区实践队一分队吴祖立:
对于一个土木学子而言,在科技馆的众多展品中,印象最深刻一定是3楼展厅内,那1:1盾构机仿真模型。盾构机作为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其尺寸巨大,结构复杂,绝大多数只能在地下施工场景或者制造工厂中才能看到。现在能够在科技馆中近距离观看盾构机仿真工作状态模型,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这让盾构机这一常深埋于地下的浓缩了现代科技技术的结晶,在聚光灯下,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我们能够清楚看见其上每一个技术的脉络,科技的美从未如此直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而这仅仅只是科技馆的冰山一角。
图为实践队员吴祖立在参观中
东湖高新区实践队二分队刘静:
在今日的科技馆参观中,“绿水青山”馆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该馆区精心划分为红色奇点、紫色生机、蓝色生境及绿色足迹四大展区,旨在从多个维度全面解读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先进理念及其显著成效。此外,我有幸在该馆区接受了“小学生小小”关于环境保护的采访,这次经历使我感受到新一代对于环保问题的热切关注与高度重视。针对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全面融入育人的每一个环节,以确保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认知和行动准则。
图为实践队员刘静在接受小采访
东湖高新区实践队二分队周睿思:
今日参观科技馆我收获颇丰。从科学启蒙的初始阶段,到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人类在科学思想领域里持续进步,在科学技术领域不断突破。这一系列的演进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持续追求和对知识的不断整合与创新。科学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当前,机器人技术的蓬勃发展预示着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和变革,这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提升自我,以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挑战。
图为实践队员周睿思在讲解中
此次科技馆之行使实践队员们收获颇丰,不仅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的魅力,更明确了作为一名研究生肩上所担负的责任。未来,实践队员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坚定科技报国的信念,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不断锤炼“硬本领”、下足“苦功夫”、甘坐“冷板凳”,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专业所学服务现实所需,勇于攀登科技高峰,让青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业中绽放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