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凝思聚气,“星芯”向荣——东湖高新区实践队二分队赴左岭街道星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调研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党组织是党联系基层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在社区中发挥领导作用。为了全面了解东湖高新区基层社区的党建建设成效与服务品质,7月20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喻竹计划”东湖高新区实践队二分队全体成员赴左岭街道星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实践调研,此行旨在探索党建创新在引领基层治理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以青年学子的蓬勃力量,为社区建设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与智慧支持。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社区(来源:“喻竹计划”东湖高新区实践队二分队)

【参观·党建引领共治善治】

坚持党建引领,把服务老百姓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在星芯社区党委书记倪燕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参观了星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一楼仅保留3个“全岗通”服务岗,其它面积都是居民活动空间,各个功能区域之间,巧妙运用了软隔断进行划分,在空间通透感的同时,确保了不同活动的私密性与独立性。在这里,格子铺创意满满,议事厅汇聚民智,共享厨房香气四溢,儿童之家欢声笑语,群艺之家载歌载舞,图书阅览室静谧温馨……党群服务中心将95%的空间还给居民,坚持变得“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原则,同时招募居民志愿者进行管理,并通过孵化组织团队和引进社区合伙人的方式对空间进行持续化运营。

图为实践队体验社区特色活动(来源:“喻竹计划”东湖高新区实践队二分队)

实践队随后参观了社区的党建创新项目——乐享学院。该项目拥有“乐享生活”和“乐享工作”两大系列课程,按照1个街道“乐享学院”,9个社区“乐享学堂”,联动N个社区共建单位的“1+9+N”模式,遵循“学、乐、为”理念,开展社区治理实践,进而发动群众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美好环境。

图为实践队参观“乐享学院”(来源:“喻竹计划”东湖高新区实践队二分队)

【座谈·志愿服务“星火”燎原】

参观过后,社区工作人员与实践队队员展开座谈。谈及志愿服务,社区实践队负责人为实践队员介绍了“星火计划”。“青衿致远”志愿服务队伍自2023年4月正式启动,依靠青年人才进行培育转化,同时服务一老一小,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方式既保持了青年志愿者与社区的天然黏性,又能更好认识社区、建设社区。青衿致远服务队还下设了幼苗加油团、老年帮帮团和星火话剧团。星火话剧团积极联动周边社区合伙企业和院校拍摄话剧,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活动参与感,增强居民认同感。

实践队员了解到,星芯社区的部分居民自发组建“汉韵星绣”团队绣制香包、胸针等极具中国特色的物件,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积极打造社区特色品牌活动。据悉,星芯社区打造的“商居融合社区品牌,联动了辖区商铺、品牌商家和居民通过商业行为助力公益事业,让更多居民参与,奉献自己的爱心。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展开座谈(来源:“喻竹计划”东湖高新区实践队二分队)

【研讨·牢记使命·明“纪”于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夯实“党建红”的底色,实践队精心策划红色宣讲微党课,队员王璐瑶讲授了一堂以“将党的纪律建设置于更加显著位置”为主题的微党课,课程内容深入浅出,深受好评。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微党课(来源:“喻竹计划”东湖高新区实践队二分队)

随后,实践队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就辖区党建宣传视频大赛展开热烈讨论。大家随视频一同追溯了嘉兴南湖红船的历史,视频中一位位社区老党员的坚韧与执着、一位位中小学生的纯真与活力,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心潮澎湃。

图为实践队队员党建宣传视频大赛展开座谈(来源:“喻竹计划”东湖高新区实践队二分队)

星芯社区坚持以党建+“队伍”,筑牢基层“桥头堡”;以党建+“阵地”,提高一站式社区的“高颜值”;以党建+“服务”,增强居民“幸福感”;以党建+“文化”,持续提升居民“获得感”。聚民心的“星”队伍、润民心的“星”文化,深深感染了全体队员。在此次调研中,实践队成员们切身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的指示精神。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是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而星芯社区党群空间成功做到链接了基层治理体系,也让“最后一公里”成为“零距离”,积极探索了新时代的社区教育模式,赋能基层治理的新范式。在党建引领的总体目标、“学、乐、为”的建设理念、共同缔造的实践路径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星芯社区工作人员对实现服务与治理美美与共的不懈追求。

未来,东湖高新区实践队二分队全体队员将持续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追逐目标,勇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合影留念(来源:“喻竹计划”东湖高新区实践队二分队)

+ 投诉举报
79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