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蚌埠学院“三下乡”个人感悟:护邻里关系,系服务之心

蚌埠学院 崔静
2024-07-23 19:24 阅读 7.2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为加强邻里间的了解和信任,提升居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24年7月5日至8日,我报名参加了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董琬如老师的带领下,“邻里桥,互助桥”发展观察团成员们展开系列行动,一同前往蚌埠市龙湖新村街道龙滨社区、蚌埠市淮滨社区和龙子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展开活动。

在奔赴社区之前,团队成员们先前往社区服务中心,与工作人员展开交谈,了解相关情况,后深入社区进行宣传、采访与调研工作。这段经历如同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了解社会、贴近民生的一扇大门,也成为了我人生中一段宝贵而难忘的记忆。

踏入社区,和气之风迎面而来,入目便是老旧的建筑、狭窄的街道,但邻里间熟悉的问候又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作为实践团队的队长,我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意义,心中既充满期待又有一丝紧张。

宣传工作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资料,深入社区的各个角落,向居民们宣传国家有关邻里关系的政策法规,普及健康知识,展开相关文化活动。一开始,居民们对我们的宣传半信半疑,甚至有些人表现出冷漠和排斥。但我们没有气馁,而是用更加耐心和热情的态度去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让他们理解。渐渐地,居民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们开始主动询问、积极了解,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付出得到回报的喜悦。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向社区老人宣传邻里关系的重要性 杜名供图

采访环节则让我有机会倾听社区居民们的心声。其中,我依据每位队员的性格,合理安排,让每一位队员都能发挥自身优势,与居民们来一场心与心的、至善至诚的相遇。采访过程中,我静观每一段采访,参与每一次的交流,当居民的声音传至我的耳边,我觉得自己像是正在翻开一本生动的生活故事书。一位年届杖朝的老人讲述着日常小事——爬满木架的葡萄藤、充满活力的石榴树——门前栽种已久的果树,温馨又充满趣味。在一段段采访中,我看到了社区生活的多元,也感受了居民们对平淡生活的满足。

图为社区老人向团队成员谈及社区环境与自身感受 杜名供图

而调研工作则需要我们更加严谨和细致。我们设计问卷、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试图找出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科学地设计调研方案,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分工,如何从大量的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每一个数据、每一份报告,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和努力。

图为实践队员向社区的居民发放邻里关系调查问卷 杜名供图

“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我学到了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社区发展的重要性。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它的发展关系着每一个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我们深入社区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哪怕只是微小的改变,都可能为社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此次活动也让我看到了团队的力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这种团队精神将成为我未来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图为实践团队在龙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工作人员合影 杜名供图

实践旅程虽短,影响却远而久。此次三下乡活动让我从书本的理论中走出来,真正地走进社会、了解民生。而我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和感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社区发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付出一点真情、一点努力,我们的社区,乃至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 投诉举报
137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