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乐天)7月13日至18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的学生们赴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开展了名为“鹫瞰入侵,风景守护”的生态调研,旨在调查研究鹫峰森林公园内的入侵植物问题。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实验林场,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以其古朴蜿蜒的盘山古道和雄奇秀丽的景色吸引了一大批的游客,更以它那丰富的植物资源所构成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京城。该公园占地面积达832.04公顷,年均气温为12.2℃。公园内的鹫峰主峰海拔465米,而最高峰可达1153米,是海淀区的第二高峰。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以其丰富的植被和多样的自然景观而闻名,森林覆盖率高达到96.2%,拥有110科313属684种陆地植物。
探查开始前,团队成员开展了有关实践开展的会议。会上,成员们确定了相应的分工,在指导老师刘小敏老师的建议下提前了解了北京常见入侵植物种类,并向实验室借取了相应的设备资料。会议结束后次日,实践团体前往鹫峰开展了实践。
图为实践团体出发前合照。 作者 姜宇阳 摄
图为实践团体开展会议。 作者 李君昊 摄
初临鹫峰,团队成员无不对鹫峰自然之景而惊奇。实践团体在获取鹫峰有关管理人员的许可后进入了鹫峰森林公园,并分为两组沿环山、登山路线进行了初步的探查,并在与当地居民的交谈下初步了解了鹫峰地区近年的生态情况。次日,团队成员再次进入鹫峰,探查鹫峰地区可能存在的入侵植物种类。7月15日至16日间,团队成员多次深入鹫峰公园,对所发现的入侵植物采用逐个计数法、样方调查法等方式统计其种群数量,并采集了相应植物的样本。7月17日至18日,团队将采集的植物制成标本,总结了相应数据,并依此探讨了如何缓解这些入侵植物对鹫峰生态环境危害的方式。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居民交流。 作者 姜宇阳 摄
图为团队成员划取样方。 作者 姜宇阳 摄
图为团队成员统计入侵植物数量。 作者 刘乐天 摄
在此次调研中,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们重点调查了公园内可能存在的入侵物种,共发现牵牛、刺槐、五叶地锦、火炬树、北美车前在内的共十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并取得部分入侵植物种群数量,如位于山脚树丛中小蓬草的分布密度为1株/10㎡,位于山腰处的粗毛牛膝菊的分布密度为21株/10㎡,山顶金山寺旁牛膝菊的分布密度为14株/10㎡。除此之外,学生们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这些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学生们在调研过程中使用了专业的生态学知识和技能,旨在为保护公园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取得样本的分析,团队成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相较与其他科,菊科的入侵植物显著更多,因其个体小、数量多,易随风扩散,实现跨地区传播等特性,团队成员一致认为预防是防控外来入侵物种最为有效的手段,并呼吁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京海关做好进境生物材料企业备案管理,加强对分布区货物、运输工具等携带的入侵植物,尤其是出于引种目地从温带地区人为引进的菊科、苋科植物管理,从源头降低入侵风险。
团队成员就发现入侵植物进行讨论。 作者 李君昊 摄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不仅是自然生态的研究场所,也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教学实习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例如,北京鹫峰国际梅园就位于公园中心区域,是梅花品种收集和展示的重要场所,对梅花文化的研究和推广有着重要作用。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增强了北林学子们对入侵植物问题的认识,也促进了他们对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的理解。北京林业大学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的培养,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