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三下乡社会实践感悟

西北民族大学 张桐贺
2024-07-23 20:51 阅读 7.4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作者 张桐贺)在“三下乡”活动真正拉开帷幕之前,它早已悄然拨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既感到兴奋又满怀期待。清晨九点,阳光透过树梢,洒在校车旁,我们预科教育学院“赴甘肃临夏传统服饰中的‘三交’元素采风实践团”在带队教师马兆熙副教授的鼓励和指导下,踏上了这段意义非凡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

经过两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甘肃,这个大多数人认知中的“偏远之地”,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面貌迎接了我们。

我们的社会实践之旅从临夏州开始。这里绿柳成荫,蜻蜓翩跹,景色宜人。尽管旅途疲惫,但大家的热情并未减退。安顿下来后,我们迅速投入到了实践活动中。

我们首站就来到了临夏市彩陶博物馆,眼前的文物让我们震撼。这些跨越千年的瑰宝仿佛在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让我们对历史的敬畏油然而生。随后,我们前往了甘肃地震的重灾区——积石山县。站在地震的源头,看着那些受损的建筑,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艰辛。尽管如此,积石山县的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中,博物馆也在紧锣密鼓地抢修,我们期待着这里的明天会更好。

接着,我们探访了临夏著名的八坊十三巷。穿梭在这些古老的小巷中,感受着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历史的厚重与真实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在我们心中荡漾。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壮丽的大墩峡。那里的瀑布飞泻而下,仿佛银河倾泻,让我们真切地体验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象。我们还穿上了当地的东乡族、保安族服饰,深入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大西北的独特魅力。

这次三下乡的行程虽然只有短短四天,但我们却经历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体验了人生的丰富多彩。大学生活是社会的缩影,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不再是那些只能在象牙塔中成长的脆弱花朵。我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实践不仅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它还能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它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将来走出校门,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实践的过程宛如一个孩子的成长之旅,充满了跌跌撞撞,却也伴随着青春的歌声和铿锵的步伐。虽然我们每天都为了完成当天的任务而忙碌不已,为明天的工作做着准备,但这段经历让我们付出了汗水,收获了成果,体验了快乐,也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正如古语所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经历过痛苦的雕琢,我们怎能拥有一颗坚毅勇敢的内心?没有经历过挫折的锤炼,我们又怎能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虽然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落下帷幕,但我依然沉浸在那段宝贵的经历中,回味无穷。

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是促进素质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的带队老师始终将社会实践视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鼓励我们走进社会、走进农村、走进企业,深入了解国情民情,提升自我修养和思想素质,增强实践能力。他们期望我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回报社会,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对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我们不应只是被动地等待指令,而应主动探索自己的道路,全力以赴地去实现目标。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更多地与社会接触,深入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预见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这对未来的发展和深造都是极其有益的。实践是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亲身实践,而非闭门造车,让我们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我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 投诉举报
145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