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同云雨,支教燃灯耀乡村
7月14日,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九名学生来到了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乐家坝村,展开以“青苗求知争上游,支教燃灯耀乡村”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
未见硒都,我们白天远眺看的是同一片云海,夜晚抬头观的是同一片星空;既见硒都,我们在一起去发掘教育的本质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星星点亮另一颗星星。
1.以情化人,温暖童心
支教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播的过程,更是一次以真心换真心、以真情促温情的旅程。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支教更应以情化人。
支教之“情”是每一位家长将自己的孩子交到我们手上的信任之情,是他们在开班仪式结束之后句句嘱托的关爱之情;支教之“情”是我们尽心备好每一节课而孩子们用心听好每一节课的互相尊重之情;支教之“情”是课上我们亦师生而课下我们亦朋友的温情,是我们可以教孩子们知识而他们也可以教我们打球、说恩施方言的平等之情……真情的流露,不只是滋养每一个稚嫩的生命,更是唤醒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以情化人,不只是耀眼的标签,更是一束可以温暖每一颗童心的光芒,让每一个梦想都有归宿的地方。
2.以智启人,教学相长
对于支教,我们不只是来教授,更是来学习。我们用东方经典来引入西方经典,感慨于三年级的孩子明晰黄梅戏的发源地,六年级的孩子了解国际新闻,知道其他国家的宗教问题;我们讲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故事,欣喜于他们脱口而出的奉献精神;我们讲英语话剧,赞赏于他们面对观众敢于展示口语的勇气。
上课这几天,我们教的内容有限,但我们学的内容似乎时时更新。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不管何时相遇都要问好的待人真诚,是想将自己家乡的美食分享给我们的淳朴善良,是对家乡每一样事物的了解与发自内心的热爱。我们引导他们去感触、去接受这个世界,他们也在用赤诚之心让我们看到童真纯洁的世界
3.以美育人,循美而行
支教不只是传播理性的知识,更是要在感性的基础上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教他们用审美的眼光来表达对于世界的理解。在一次以“设计你自己的名字”为主题的美术课上,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或鲜花装饰,或以繁星点缀,或借喜欢的动物来设计自己的名字。一张平面的纸,在加上孩子们对于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的理解后,变得立体而又丰富多彩。面对手工课上复杂的折纸,他们更多的是激动于可以用白纸做出一只狐狸,这些折纸狐狸或灵巧,或可爱,或匍匐,或站立,它们的万千姿态折射出的是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一个艺术求美的世界。
“美育是一种刚需。”让所有孩子在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命之美中丰富思想、塑造品格、汲取力量,这是我们支教的意义所在。
支教让微光聚成希望,播下种子,洒下阳光,等枝丫,成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