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广大青年学子立志做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重庆三峡学院研究生处研究会组建了志富“稻”路,禾“梨”同行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赴巫山县庙宇镇长梁村开展以“文化兴农”“科技助农”“实践帮农”为主题的专项实践活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出满是书香的校园,穿越 170千米的路程,踏进巫山长梁的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人间真正的烟火气息。非常幸运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参加此次活动,同时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让我感慨良多。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政府领导开展座谈会
7月8日下午,我们到达巫山县庙宇镇政府,在研究生处杨乔文老师的带领下与巫山县政府进行三下乡活动开展的对接与交流。会后,我们在庙宇镇组织委员李刚、长梁村村支书许生的带领下,前往龙骨坡遗址,现场聆听巫山县文史馆相关领导对龙骨坡遗址考古渊源和发掘成果等方面的专业讲解。据悉,龙骨坡遗址是作为全国重要文化保护单位,是目前欧亚大陆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之一。龙骨坡文化的发掘,将中国的史前文化前推了近一百万年,现正在进行第五阶段的发掘工作。看着出土的化石样本,不禁感叹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类劳动文明的伟大。随后,我们又到龙骨坡山脚下拜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抬工号子传承人龙代清老师,龙老师饱含热情地为我们讲解抬工号子的起源与发展,这激起了大家对抬工号子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在龙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现场体验了抬工号子,感受着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深受其震撼与鼓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作为一名中文专业的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在长梁这块充满希望的大地上,弘扬乡村文化,延续文化根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龙骨坡遗址
图为团队成员与抬工号子传承人龙代清交流
图为团队成员深入稻田考察、帮助农户去除杂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7月9日,我们在许书记的带领下,参观水稻农作物种植基地,在梨子水果种植基地进行农业调研。走进青葱欲滴的稻田,迎来满眼绿意,杨老师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认真查看农作物长势,详细了解水稻在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许书记介绍,水稻是重要的农作物,是当地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当地水稻种植采用无人机、收割机等现代化机械实现农药喷撒、收割等一体化。随后,在梨子水果种植基地,头顶烈日,村民们正在忙碌着为秋月梨套袋、除草与施肥。在村民的指导下,成员们尝试着为梨子套袋,望着树下一个个金黄的梨子,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向当地村民详细了解了梨子种植、加工等情况,并现场分析研究,与村民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农业发展增产增效,机械化建设等相关问题。从长梁村的风土人情与样貌,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在长梁村得以落实,真切感受到人们的智慧和乡村振兴下人民的磅礴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帮助农户进行秋月梨装袋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对新时代好青年殷切嘱托,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7月10日上午,促进团成员们分头行动,一队去田间地除杂草,一队上山墙绘,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阳光下,成员们挥汗如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行合一”的道理,将所学知识融入实践,用双手为大地梳妆,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一株株杂草在田间逐渐消失,一面面墙在笔触下变得生机勃勃,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对劳动的热爱与尊重,这一过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农耕文化的艰辛与美好,也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管汗水浸湿了衣衫,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孩童共同创作墙绘
图为团队成员创作墙绘
脚踏田间,心系三农。7月11日到7月12日,结合当地农作物、水果种植情况,我们开展了“科技助农”宣讲会。来自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叶松林同学与农艺与种植专业的杨脂胭同学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当地秋月梨、水稻种植情况分析了当地农业机械化种植发展及病虫害防治可采用的措施。会上,村民们对现代机械的使用与病虫害防治产生浓厚的兴趣,两位同学对他们的提问进行了一一解答。会后,有村民表示,希望今后可以多一些这样的机会与大学生交流,也希望广大三院学子能够深入实践,助力当地农业发展。实践出真知,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去帮助当地村民种植农业,我想此刻每个人都为自己感到自豪,不仅学有所用,也学有所获。
图为团队成员开展“科技兴农”宣讲会
图为团队成员在宣讲会与当地村民交流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青年要用脚步丈量乡村野径,用眼睛记录田园风景,用相机定格风土人情,更要将小我融入大我,用热血挥洒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挺膺担当,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出别样精彩的人生。我想,此次志富“稻”路,禾“梨”同行乡村振兴促进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必将镌刻在每个团队成员的心中。
图为团队成员于水稻基地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