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马凯)
乡村振兴新篇章,白泉起航再出发
——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乡”遇白泉实践团
在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乡”遇白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16日在浙江海洋大学定海校区正式启动。该实践团队选择舟山白泉镇作为实践基地,旨在依托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生态优势,探索文化赋能乡村共富的新路径。
图为“乡”遇白泉实践团团队启动仪式 作者马凯 供图
图为团队指导老师为同学们进行讲解和安全教育。作者周倩 供图
舟山白泉镇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古书园、舟山锣鼓、“跳蚤”舞等,这些文化瑰宝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此外,白泉镇在乡村治理、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为实践团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宝贵的经验借鉴。团队希望通过在白泉镇的实地调研与实践,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助力乡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用无人机拍摄的白泉镇部分景观图。作者马凯 供图
图为调研地游客帮忙拍的团队合照 作者朱文璋 供图
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将从文化调研与传承、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培养引进四个方面展开调研。
文化调研与传承:团队将重点调研白泉镇的非遗文化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采风等形式,全面了解当地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发展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同时,通过新媒体手段扩大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提高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产业融合发展:结合白泉镇的实际情况,团队将探索文化、旅游与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乡村产业升级。通过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提升乡村经济的附加值,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团队将关注白泉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建议。同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人才培养与引进:团队将积极与当地政府和村民合作,培养一批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乡村振兴人才。同时,通过使用政府搭建合作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启动,标志着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团队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态度,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体验社情,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