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传递青春热血蕴底色,呵护绽放花朵共并肩--河科院学子三下乡

河南科技学院 石璇
2024-07-21 18:06 阅读 8.1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乡村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的未来与希望。但现实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务工,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据统计,农村在校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然而,这一现象也带来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图为实践队员深入乡村一线了解村民状况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国家的支柱和希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虽然现阶段的实践队员没有能力做出什么大水花,但青春的责任与担当告诉青年应有一份力便出一份力,即使莹莹星火聚集起来也能照亮一方水土。实践队员与小朋友共同作画,绘画山村好风光,不仅是描绘风景,更是描绘振兴新篇章。

图为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一起作画

小朋友的目光总是那么赤诚与灼热,他们的快乐也总是简单纯粹,一下午的陪伴便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与依赖,迫不及待想了解实践队员的日常,充满了好奇,活动结束还在相约下次见面,离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小心翼翼的目光中多的还是平淡,仿佛早已习惯这种分离,而时间队员心中的波澜却久久不能平息。

图为实践队员为小朋友讲故事树信心

活动过程中实践队员为小朋友讲述了学校的日常学习以及一些生活趣事,还科普了科学文化以及国家发展飞速,一切都在慢慢变好。鼓励小朋友们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去往更辽阔的天空,不仅是人走出大山,更是要让大山走出大山,随着国家政策的春风化雨,广袤的农村大地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古老村落焕发新生,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图为实践活动成品展示

泱泱华夏,代代相承。展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卷,让人能感受乡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自豪;能体味乡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能领会乡村“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和乐。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乡村更是承载了中华文明农耕经济之主线,乡土之精髓。走出大山并不是想摆脱大山,而是携手绿水青山更上一层楼走出自己的振兴道路。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

至此本次社会实践圆满结束,无论是对于实践队员,还是小朋友们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实践队员们在实践在成长,在感悟中收获,在青春在绽放。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最后希望乡村教育能不断优化,实现教育公平;乡村振兴不断前行,寻找到最优解;国家发展日益飞升,国富民强乐安康!

(石璇 供稿)

+ 投诉举报
178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