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作为一条历史悠久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不仅见证了古代世界的繁荣与交流,更在今天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丝路上的非遗”文化传承实践团于2024年7月23日至26日走进丝绸之路上的城市——宁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探索贺兰石砚的魅力,传承历史文脉,发扬中华优秀非遗文化。
非遗传承人,人物访谈
图为仲生全老师简介 摄影:周欣悦
仲生全,号中石,精于砚艺,善于纂刻。从艺三十多年,以砚为田,以宁夏独有的贺兰石为原料,已刀代笔,因材施艺,潜心创作。多年来秉持着师古求新的创作理念,探究汲取先贤艺术营养,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砚雕艺术风格。是第七、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推荐人选。其作品《清明上河图》和《失落的文明》被宁夏博物馆永久收藏。
观赏仲生全老师的工作室,让我们看到的是贺兰石砚在艺术风格上的别具特色,雕刻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雕刻技艺使得贺兰石砚与端砚、歙砚齐名,被誉为“一端二歙三贺兰”。贺兰石质地坚硬,需要精湛的雕刻技艺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在石料的选取、设计构思、雕刻技巧都需要专注投入。
图为仲生全老师贺兰石砚作品。摄影:于岸鑫
从古至今,文化一直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它是人们生活的基石,赋予了社会独特的特色和氛围。传承文化,就是延续一个民族的生命,维护其历史与价值观。丝绸之路不仅仅是重要的商贸路线更多的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承。仲生全老师认为:“现在对贺兰石砚的传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原材料的不足和缺乏传承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少有传承人能静下心来去学习雕刻石砚,同时也需要更多传承人来学习传承刻砚技术,把这门技艺传承和发扬下去。
图为实践团成员李硕文对仲生全老师进行访谈 摄影:周欣悦
别具匠心,体“砚”时“刻”
在了解完贺兰石砚的历史背景和渊源后,在仲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开始体验雕刻的石砚。拿起一块小小的石砚,仲老师在石砚上刻写了一个福字,寓意着幸福美满。在听完仲老师对雕刻技巧的讲解后团员们手握刻刀在刻石上雕刻,随着刻刀与石头的接触所产生的声音让体验的团员们更加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考验着雕刻着的耐心和专注程度。在体验这种专注雕刻的过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雕刻带来的快乐。
图为实践团成员李硕文在仲生全老师指导下学习雕刻石砚。摄影:王丹阳
随着刻刀的落下,在仲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雕刻出了属于自己精心雕刻的作品,同时所刻的图案也寓意着虎虎生威充满活力。自己所雕刻出的作品心生对这门传统技艺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魅力之情。实践团通过对本次雕刻的体验,受益匪浅,收获满满,每一次执刀不仅仅是对技艺的考验更多的是对每个人内心的磨炼和沉稳。让我们知道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和使命感。
图为实践团成员李硕文在仲生全老师指导下雕刻石砚。摄影:周欣悦
优秀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瑰宝,深深镶嵌在民族精神的宝库之中。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凝聚着智慧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近几年,锦州医科大学致力于非遗文化出传承实践,在多个地方开展非遗文化实践,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发扬非遗文化。让我们共同珍视和传承这份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精神的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周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