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高质量成长成才,由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部分优秀本硕博学生组建的四川大学“乐禹”社会实践团踏上了与7月18日前往宜宾市的实践之旅,旨在将教学延伸至广阔的社会实践之中。此实践团由水利水电学院马丹副书记,本科生辅导员、团委指导老师袁星宇担任带队老师。
1.扎根基层勇拼搏脚踏实地创新高
进一步增进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与重点中学的交流合作,吸纳更多优质生源,促进学生高质量成长成才。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马丹副书记,本科辅导员、团委指导老师袁星宇和四川大学“乐禹”实践团一行走进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进行宣讲交流,并进行授牌仪式。
首先,在盛达强书记和袁小平校长的引领下,实践团一行首先参观了该校的特色文化长廊,在此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听取了兴文二中的发展历程,深切感受了学校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浓厚的研究氛围。
图为向实践团介绍兴文二中
授牌仪式上,盛达强书记介绍了兴文二中办学历史和近年来兴文二中高考升入四川大学的情况。在热烈的掌声中,四川大学水电学院马丹副书记代表川大向兴文二中授予“优质生源地”。实践团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成功落实“优质生源基地”的建立。
图为四川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授牌
随后,马丹副书记为兴文二中的师生们作题为《川越精彩大有可为报考川大未来可期》的学校介绍,分享了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学校的优势本科专业及入学后如何规划深造方向等中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水利水电学院2022级直博生张益玮、2022级本科生周灵姗分别为师生们作了题为《深地科学》《探路:山区河流智慧管理与防灾减灾》的专题分享,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水利专业在乡村振兴和防灾减灾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并着重介绍了学院先进的研究设施、卓越的科研团队以及丰硕的研究成果。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被实践团成员们的精彩讲解而吸引,认真聆听。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与实践团成员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图为马丹副书记作报告
图为与兴文二中同学们互动交流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拓宽了兴文二中师生们的科学视野,激发了他们对水利领域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四川大学与兴文二中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期待未来有更多来自兴文二中的优秀学子进入川大校园,在水利领域书写奇缘。
授牌仪式后,兴文县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马福、兴文二中盛达强书记、校长袁小平与川大师生就如何建设“大中衔接”校际合作共建平台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如何发挥大学优势,组织优秀的大学生以朋辈帮扶的形式有效助力中学生向大学生平稳过渡。
图为“大中衔接”校际合作共建工作会
高等教育是龙头,基础教育是基点,实践团主动架起沟通的桥梁,水利水电学院积极作为,主动对接兴文二中探索校际携手合作、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此次交流深化了四川大学和兴文二中的合作交流关系,也加强了中学生对川大的了解。双方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推动共建平台落地落实,用实际行动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2.齐心协力共奋进,砥砺前行谋发展
深入水利一线,绽放青春之花。在马丹副书记的带领下,四川大学“乐禹”社会实践团走进宜宾市水利局开展参观调研活动,市水利局郑世煊书记,办公室主任白兆亮,河长制工作科科长何天福等多位校友参加座谈。
实践团的同学在校友白兆亮、尹兆锐的带领下,首先参观宜宾市水利局,具体了解水利局的职能职责、科室设置,对宜宾市水网建设、长江保护、河长制、农村供水、汛期防洪等方面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
在座谈会上,郑世煊向实践团进一步介绍了水利局的工作职责范围以及人才引进相关工作。马丹介绍学院整体情况,对学科专业优化设置、山区河流智慧管理与防灾减灾的相关成果等进行重点介绍。与会人员围绕水利人才培养、就业实践、校友成长等相关事宜进行深入交流,实践团也通过交流,对基层治理、河湖管理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加强了学院与宜宾市水利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学院在高质量培养学生、拓宽学生就业方向、提升校友服务质量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启示。
图为与宜宾市水利局开展交流座谈会
图为与宜宾市水利局合影留念
此次社会实践,“乐禹”实践团学生纷纷表示,切身体会到了水利青年的初心与使命,自己会更加努力,成为为优秀的水利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