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大学生更好地投身于基层社区和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2024年7月5日至25日,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禾”暑期实践团积极走进江苏无锡、苏州等地社区,开展了非遗传承、环境保护等一系列丰富有趣的志愿活动。
“巧手做虎鞋,非遗童传承”活动
为让辖区青少年在非遗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7月14日上午,和平桥街道百花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关工委、团支部举办“巧手做虎鞋,非遗童传承 ”活动,带领青少年们开启了一场非遗体验之旅。
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为同学们介绍非遗传承人杨和英老师及非遗工坊项目开展情况。随后杨老师给学生讲述了她与“虎头鞋”的故事,如何传承与守护“虎头鞋”这一传统文化技艺。为了让孩子们对“虎头鞋”有更加直观的了解,杨老师把虎头鞋制作技艺的几个主要步骤为大家进行现场演示。随后她将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分发给同学们,带大家一起动手制作“虎头鞋”,在杨老师与志愿者的辅导下孩子们体验制作制鞋工序。孩子们深深感受到了来自非遗文化的魅力。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使青少年深刻的感受到了非遗文化魅力,还增强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杨和英说她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一代能够加入到虎头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队伍中来,让这些技艺后继有人,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注入新鲜血液。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社区儿童一起绣虎鞋 崔晓竹 摄
“净滩行动正当时”——“河小青”巡河护河活动
2024年7月20日下午实践团成员来到连云港赣榆河滨公园儿童游乐场处展巡河护活动。实践团成员分组进入河滨公园及其周边地区,有的清理岸边的塑料瓶和纸张,有的深入河水清理漂浮的塑料袋和其他垃圾。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活动在服务育人的征程中,江苏师范大学“云禾”暑期实践团成员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为彼此传递温暖和力量。他们将继续努力,以温暖的陪伴与守护,做好志愿服务精神的传递者和中国精神的践行者。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当自己真正为河道保护付出实际行动时,才能深刻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和志愿服务的意义,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
这次“河小青”巡河护河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垃圾清理,更是对美丽家园的热爱和保护的具体实践。通过努力,志愿者为社区环境的改善贡献了一份力量,也为未来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树立了良好的示范。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与巡河护河活动合影 董俐慧 摄
在服务育人的征程中,江苏师范大学“云禾”暑期实践团成员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为彼此传递温暖和力量。他们将继续努力,以温暖的陪伴与守护,做好志愿服务精神的传递者和中国精神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