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风起“潮”涌队伍秉承“艺术服务社会”的理念,投身“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浪潮,于2024年7月9日深入潮州凤凰山,基于潮州茶产业雄厚背景下,为潮州茶文化振兴和推广赋能。
风起“潮”涌队伍聚焦潮州市乡村振兴进程,深入调研,围绕文化传播难点,以“传承,创新,高质量,可持续”为目标,通过实地调研、非遗助力、校地合作,稳步推进艺术赋能茶文化实践活动,助推潮汕传统非遗文化保育与传承工作,助力“百千万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实地调研掘难题,全力以赴迎挑战
潮州的经济增长依托于其繁荣的茶产业,其中凤凰单丛茶的角色尤为关键,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支柱。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如何将潮汕非遗文化以此为媒介来推广,是茶农和潮州市经济未来的共同关切,也是推动地区繁荣的关键动力, 致力于此,风起“潮”涌队伍在“百千万工程”活动中展开实地调研。
队伍精心设计了“茶厂-茶山-茶农”的全方位调研策略,深入茶厂、茶山,走访茶农,力争获取真实全面的调研结果。在潮州市茶产业促进会支持下,队伍亲访天下茶业有限公司凤凰山基地,深入感受凤凰镇产茶制茶的脉动。天下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曾嘉明先生指出,尽管潮州茶产业蒸蒸日上,茶文化也受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但宣传不足、市场年轻化转型导致文化传承受到阻碍,是制约茶文化保育与传承的瓶颈。年轻一代人在感到口渴时或许更多的是购买一瓶饮料,很少饮茶,在饮茶过程中也较难留意到茶当中蕴含的深厚底蕴极其身后无数璀璨非遗。潮州市茶产业促进会秘书谢卫歆先生进一步强调茶产业的持续繁荣与发展同时也要体悟茶文化之悠悠,再与传统非遗文化相联系,彰显潮汕特色。
图为风起“潮”涌队伍于天下茶业有限公司茶厂展开调研
风起“潮”涌队伍以为潮州茶文化赋能为己任,致力于解决上述调研发现的发展核心难题。面对挑战,队伍秉持“艺术赋能文化和产业”的理念,以潮汕非遗元素提取再创和文创设计为突破口,更新产品包装,塑造IP形象,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用文化和文艺丰富品牌内涵,吸引潜在年轻群体通过新颖的茶包装关注到茶文化和其它非遗文化当中,感受茶香当中文化余味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潮汕非遗文化。这不仅是队伍对百千万工程活动“把课堂所学和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宗旨的践行,更是活用专业知识真真切切地为乡镇服务。
文创产品喜赋能,非遗文化助创新
风起“潮”涌队伍围绕文化保育命题,以艺术赋能,将非遗文化融入潮州茶产业。团队依托于艺术、英语等多专业背景,不仅在艺术设计和品牌建设宣传上追求卓越,更在传承与创新中彰显力量,打造出一系列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囊括八仙典故、金漆木雕、嵌瓷、厝角头、油纸灯等多项潮汕非遗技艺。
其一,金漆木雕八仙系列,以现代插画艺术重新诠释潮汕传统金漆木雕工艺。该系列以“八仙过海”为灵感,创作出凸显木雕质感的原色插画和极具视觉吸引力的卡通版IP设计两份子母版本。前者采用广州陈家祠八仙系列木雕为原型,色彩偏向金漆木雕原色,后者则是从潮汕嵌瓷中提取配色。插画中自然木质与明快色彩的对比,IP形象和产品包装的巧妙结合,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视觉层次,将金漆木雕的艺术魅力通过八仙过海的传奇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茶叶包装上。
图为金漆木雕八仙系列(含内外包装子母版本)
其二,凤凰单丛茶嵌瓷系列,根植于潮州传统嵌瓷艺术,精选凤凰单丛茶十大香型的象征物,以嵌瓷立体化、抽象化、几何化的手法,赋予其独特的艺术形态。在色彩运用上,系列沿袭潮州瓷器柔和、经典的色调,根据各香型特性精心搭配。每款香型的专属包装,在突出瓷片质感的同时保留茶叶的辨识度和美感,紧密结合艺术设计与产品包装,展现出简洁而严谨的美学。
图为凤凰单丛茶嵌瓷系列
其三,厝角头五行系列,汲取潮汕传统建筑之精髓,以厝角头为主题,展现了潮汕建筑的精湛技艺和潮汕文化的深厚底蕴;以五行理论为基石,将五行元素与茶文化的视觉语言相融合,彰显了茶叶的自然之美,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实现了文化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图为厝角头五行系列
其四,潮汕油纸灯系列,传承潮州油纸灯笼元素,巧妙地将传统剪纸艺术与精致图案融入现代简约设计之中。该系列全部采用手绘扫描方式创作,以红色、金黄色等暖色系为主,不仅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冲击力,更通过色彩和图案的精心搭配,深刻地展现了潮州文化的独特韵味。
图为潮汕油纸灯系列
在潮汕这片文化沃土上,风起“潮”涌队伍深入挖掘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以艺术专业优势为核,以非遗文化为魂,探索文化保育的多元途径。旨在提升艺术在文化保育与传承中体现的价值,增强潮汕人民乃至国家的文化自豪感,展现茶文化的精髓和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文化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队伍对接显成效,校地合作长发展
面对挑战,潮州市茶产业相关企业和组织积极破局,对风起“潮”涌队伍的调研和实践给予大力支持。潮州市茶产业促进会秘书谢卫歆先生充分肯定队伍的实践目标和方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照片资源和事例支撑。后续交流中,谢先生对队伍的设计成果表示高度认可,并为团队提供多个传统非遗文化传习点位,鼓励团队前去调研学习。经过队伍的努力和校企双方的深入沟通,潮州市茶产业促进会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达成了建立实践基地的初步合作意向,标志着校地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为双方未来在活动实践、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风起“潮”涌队伍向潮州市茶产业促进会秘书谢卫歆先生展示茶包装设计
此次合作,不仅是潮州茶文化融合创新的一次尝试,更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子把课堂所学和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一次集中展示。风起“潮”涌期待在后续的实践中能获得更多非遗传习机构的支持,共同推动文化交流和发展,让潮汕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风起云涌,潮涌向前。风起“潮”涌队伍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希望在广泛传播潮汕优秀传统非遗文化的同时,为绿美广东战略的实施添砖加瓦。未来,队伍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着力做好“艺术赋能”文章,通过青年学子的创新思维与专业实践,为潮州茶产业的发展前景打造茶叶好“丰”景,以青春活力助推乡村的全面振兴。
文字:冯金莉、欧晓雯、张小网
供图:张小网、王延宇、文杨喆、晏雨荃
指导老师:彭维英、刘晶鑫、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