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十八夏乡实践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探访非遗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佛山大学 庄文锐
2024-07-31 19:25 阅读 9.4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作者 梁宇聪、秦希滢)2024年7月,佛山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小队十八夏乡实践队前往佛山市顺德区“天意莨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莨绸(香云纱)保护基地开展了主题为“锦绣莨纱映乡风,振兴路上展新篇”的一系列的调研活动,旨在深入学习了解非遗香云纱现状,探寻乡村振兴的崭新路径。

香云纱,被誉为纺织界中的“软黄金”,其制作过程复杂而精细,需历经浸染、染整、晾晒、涂泥、洗涤与晾干等多个环节,每一步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与自然的馈赠,其染整技艺更是于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作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地理标志产品,香云纱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具备成为地方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图为十八夏乡实践队成员探访天意莨园香云纱产业园情景。作者 梁宇聪 摄

 

调研活动中,实践队首先深入香云纱晒场,亲身体验了这一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烈日当空,一片片丝绸在古老的晒莨场上缓缓展开,师傅们不知疲倦地将布匹逐批延展又覆盖上涂料,莨纱历经自然与人工的巧妙融合,绽放出独特的色泽与质感。此行不仅让队员们亲眼见证了香云纱从薯莨植株汁液提取、河泥滩涂染料覆盖到布料染整晾晒的一系列精妙工艺,更深刻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匠心独运,理解不怕艰苦、勤劳奋斗的匠人精神。

图为十八夏乡实践队成员走访晒莨场。作者 秦希滢 摄

 

工坊展厅内,当地的负责人与实践队成员同行,导览讲述不同品类香云纱的特点、生产条件以及受众群体,并阐明香云纱延续至今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市场趋势,适应大众的多元化需求,创新生产工艺,如针对美观层面的双面穿设计、独特花纹图案设计;适应季节的独特厚薄设计;立足需求层面,从传统的旗袍衣裙到创新的家居饰品,再到玩偶包包等等。通过一系列创新性措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走出自己的独特风采。

图为十八夏乡实践队成员参观香云纱成品展厅。作者 梁宇聪 摄

 

此外,实践队还注意到,“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为香云纱文化实现产业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引领下,顺德区正加快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香云纱产业作为当地特色产业之一,有望借助这一政策东风,实现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实现从文化遗产到致富产业的华丽转身。

+ 投诉举报
353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