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闽南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星火之力聚三明 燎原之势促发展”调研队赴福建省三明市“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闽南理工学院 江毓鸿
2024-07-14 18:30 阅读 2.5万+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为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培养同学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同学们能够深刻体会到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乡土情怀。同时,通过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探索当地民情风俗,深刻感悟国情和社情,推动城乡交流与融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带领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和关注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ay1—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

第一天,团队成员在吉山村书记的带领和讲解下有序开展活动。刘书记主要向队员介绍了在抗战期间福建省政府、行政机关、文教机构和学校内迁永安的历史,使团队成员对抗战历程有了更全面、更充分的了解,也对抗战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感悟。

day2赓续小陶红色血脉,绽放新时代光芒

第二天上午,团队成员在小陶文化站站长黄光棉的带领和讲解下参观学习永安市小陶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历史陈列馆,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解等形式,重温了那段充满激情、奋斗和牺牲的历史时期。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坚定了大家的理想信念,增加了大家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祭拜广场的英烈墙前队员们整齐列队行三鞠躬礼,表达对长眠于陵园的烈士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第二天下午,团队成员在八一村老书记刘圣远的带领下,实践队踏入了展厅大门,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红墙,上面写着:“八一村将创优争先活动同实施‘168’工作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把创先争优落实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这一做法很好”。

day3—追寻先辈足迹,谱写时代新章

第三天,团队成员前往福建省三明市1958工业记忆馆参观学习,感受这座美如花园的城市钢铁厂魅力。在讲解员的精彩讲解和带领下,实践团队通过实物、图片、场景复原、多媒体技术等方式依次参观记忆馆的三大篇章、八大主题功能区,系统了解了红色三明、工业三明、崛起三明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三明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城的全过程,重温了三明市工业的发展历程,感受一代代三明人艰苦奋斗,不畏险阻的拼搏精神。

Day4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

第四天,团队成员先前往三明市中央苏区革命纪念馆,在纪念馆讲解员的讲解下,青年学子们认真参观了“红旗飘飘”“红旗漫卷”“红旗不倒”“红旗领航”四个部分展览内容。展览内容生动诠释了三明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不怕流血牺牲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的英勇历史。一位位革命战士、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让实践队员们切实感受到了那段浴血奋战的红色岁月和青年的使命担当。

接着团队成员前往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聆听讲解员讲述“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和“隔山隔水隔不断老区情谊,好茶好酒好日子政策英明”的故事,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三明市不忘初心,坚持党的领导,不仅坚定推进医改、林改、教改功在当代的深化改革新举措,更是谱写红色三明,绿色三明,工业三明,文明三明利在千秋的持续发展新篇章。将乐县常口村坚定执行中央生态发展道路,用“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信念唤醒万重山,敲开致富门,成为中国碳票第一村的生动案例激励着大家今后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努力拼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保护自己家乡的绿水青山中去。

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片广阔的天地里,同学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 投诉举报
682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