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月的骄阳下,长江师范学院钩深实践团怀揣着对社会的深情与责任,踏上了前往涪陵区义和镇松柏村的征途。2024年7月8日,这个平凡的日子因一群青年的到来而变得不平凡,他们带着大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更带着满腔的热情与爱心,深入乡村,为那里的残障人士及困难家庭送去温暖与希望。
启程:心系乡土,情牵松柏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了实践团成员们坚定的脸庞。他们深知,此次“三下乡”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磨砺。在出发前,实践团已提前两天与松柏村村委书记取得了联系,细致入微的筹备工作彰显了他们对这次活动的重视与期待。
探访:步履不停,情满人间
抵达松柏村后,实践团没有片刻停歇,立即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走访工作中。他们分成小组,穿梭于乡间小道,通过实地走访,细心观察,用心聆听,逐步提取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困难户名单。其中,王维彬一家的故事尤为触动人心。
王维彬,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面对父母的重病与生活的重压,他未曾放弃,毅然决然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尝试着饲养了200只鸭子,希望能以此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然而天不遂人愿,最终仅有40多只顽强地存活下来,不仅未能带来预期的收入,反而让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这一幕,让在场的每一位志愿者都深感痛心,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帮助这些家庭走出困境的决心。
感动:心系群众,情真意切
尤为令人动容的是,松柏村的村委书记在接到实践团的反馈后,展现出了极高的工作效率与深厚的为民情怀。她们不仅对每一位困难户的家庭状况了如指掌,甚至在志愿者们仅提及大致情况时,便能准确无误地报出他们的名字、家庭具体情况及住址。这份对村民的深情厚谊,是基层干部心系群众、脚踏实地工作的生动写照,也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最好诠释。
行动:助民脱贫,爱洒田野
在村委书记的热情协助下,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高庭勇老师与志愿者们一道,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了当地的种植业、家禽及畜牧业发展情况。高老师不仅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更以实际行动践行助民脱贫的承诺。他利用自己的资源,积极为农户联系客户,拓宽销售渠道,帮助农户销售土生土长的鸡鸭鹅等农产品,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刻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助民脱贫”,也激励着每一位志愿者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与希望。
启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村委书记和高老师作为基层干部和党员干部,深刻地诠释了“真正的下乡,是要看群众的生活状况,了解群众的需求,切实为人民解决困难。”实践团成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外化在行动里。此次三下乡成为了他们此行最宝贵的收获。他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局之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松柏村的残障人士及困难家庭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也让长江师范学院钩深实践团的成员们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蜕变。他们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坚持,如何在困境中前行,更学会了如何用爱与责任去温暖这个世界。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怀揣着这份初心与梦想,砥砺前行,在青春的道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