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青春寄意旺山间,农诗赋就新章篇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邱芝
2024-07-19 12:48 阅读 8.1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校学生会暑假社会实践团队——青春赋能新质力,一粒种子谱农诗,满怀着对农业发展的热忱与好奇,踏上了前往苏州旺山的悦禧耕岛景区和旺山景区的探索征程。这绝非一次普通的参观,而是一场与现代农业深度交融、与大自然亲密相拥的难得体验,为青春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智慧。

旺山,这片洋溢着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的土地,宛如一幅缓缓铺展的绝美画卷,深深吸引着实践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悦禧耕岛景区和旺山景区,凭借其独有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样的农业资源,成为团队成员探寻农业新质力的理想之所。

图为实践队员抵达实践目的地。 吴昕烨 供

实践首日,在悦禧耕岛负责人的引领下,他们参观了景区的现代化农业设施。智能温室大棚内,各类蔬菜瓜果在精心调控的环境里生机盎然地生长着,无土栽培技术、滴灌技术、智能温控系统等前沿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成功告别了“望天收”的旧模式,步入了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新时代。目睹这些,他们不禁为科技给农业带来的深刻变革而拍案叫绝。

在旺山景区,团队成员们深度洞悉了乡村振兴战略为这个村庄带来的沧桑巨变。曾经的旺山村,经济发展迟缓,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生活水准较低。近些年来,旺山村依托本地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迅猛发展,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漫步在旺山村的街头巷尾,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民居、一尘不染的环境、设施完备的文化广场,让他们实实在在地领略到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与此同时,他们也留意到,在旺山村的发展进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短板,如产业发展趋同、人才匮乏、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等。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在日后的学习与实践中深入思索,积极探寻破解之道。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旺山村的发展历程。 吴苏颖 供

在参观期间,实践团队有幸与当地的农民进行了深入且诚挚的交流。他们那质朴纯真的笑容和情真意切的话语,使团队成员们深切体悟到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谊和对农业的坚定坚守。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农向大家娓娓道来他多年的种植经验,从传统的耕作方式到如今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他感慨万千。他感慨道:“往昔种地全凭老天赏饭,辛苦劳作一整年也未必能有好收成。现今有了新技术,产量提升了,品质也更优了。”这番肺腑之言让团队成员们深切认识到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关键作用,也让他们对农业现代化有了更为直观清晰的认知和理解。

图为实践队员倾听当地村民讲诉种植经验。 吴苏颖 供

旺山景区则以其独具匠心的生态旅游模式给实践团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景区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巧妙融合,塑造出一片既具备经济价值又富有生态美学的迷人景观。游客们能够在此亲身参与农事活动,畅享采摘的愉悦,感受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创新的发展模式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额外的丰厚收入,还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蓬勃发展。

团队成员们在参观中还洞悉到,旺山景区尤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适度开发,达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景区内的植被丰富繁茂,水系澄澈透明,为各类生物营造了优良的栖息环境。这让大家明晰,农业发展不仅要追逐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协调,唯有如此,方能实现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经由这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农业发展的新质力正在悄然崛起。科技的广泛应用、创新的发展模式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均为农业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和无限机遇。然而,在目睹成绩的同时,团队成员们也敏锐察觉到当前农业发展所直面的挑战。首先,尽管农业科技创新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部分地区的推广与应用仍存在欠缺。部分农民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新技术、新方法的接纳程度较低,致使先进的农业技术难以得到广泛普及应用。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和培训指导,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让更多的农民能够充分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丰厚红利。其次,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仍有待进一步强化。虽然旺山景区的生态旅游模式大获成功,但放眼全国范围,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尚不够紧密,产业链条相对较短,附加值有待提高。如何进一步拓展农业的功能,深度挖掘农业的多元价值,实现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乃是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此外,农村人才匮乏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缺乏具备知识、技能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农民,使得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遭遇巨大阻碍。故而,吸引和培育更多的人才投身农业农村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面对这些挑战,实践团队成员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应对策略。

 一是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与支持力度。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激励科研机构和企业投身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时,要大力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展现场指导等方式,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应用能力。

 二是加强产业规划与引导,全力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各地应依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完备、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规划,引领农业与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例如,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精心开发农业旅游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等。

三是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一方面,要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育本土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城市人才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农村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这次实践活动对于校学生会的每一位成员而言,皆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成长契机。他们在实践中不仅收获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锻炼了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们相互配合、彼此支持,携手完成了各项任务。 青春赋能新质力,一粒种子谱农诗。此次苏州旺山之行,犹如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实践团队成员们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他们将怀揣着这份珍贵的经历和感悟,在未来的征程中砥砺前行,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为农业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谱写更为绚烂的华章。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无数像他们这般满怀热情和担当的青年的不懈努力下,农业发展必将迎来更为辉煌璀璨的明天,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必将化为生动现实!

+ 投诉举报
22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