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美育浸润行动 享受文化滋润】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育学院中华文化传承团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研学纪实2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贺汉明
2024-07-19 11:11 阅读 7.0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教育学院实践团赴合川区文峰古街合川峡砚博物馆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研学活动。教育学院20余名师生深入文峰古街合川峡砚博物馆,探索学习市级非遗文化“雕峡砚”的艺术魅力。

合川“峡砚”非遗传承人易宗成大师为实践团成员讲述峡砚制作工艺的发展历史,并且从原材料的挑选、雕刻技法和制作技术创新出发,展现传统和现代工艺相结合,同时以合川峡砚技艺的文化传承为目的,从传播渠道、文化服务等市场宣传路径角度,以及培养非遗传承人等方面,分享了对非遗传承的见解。

团队成员通过学习峡砚的发展历史,了解到峡砚雕刻技艺始于宋代,盛于清代,历史悠久,产品造型优美、栩栩如生,数百年来深受文人墨客的钟爱。相传明代理学家周敦颐在养心亭(现在合川八角亭)著书立说时,使用的就是合川嘉陵江沥鼻峡所产的峡砚。在学习过程中实践团的师生也深刻认识到了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份重要的文化财富。

“美育浸润行动、享受文化滋润”中华文化传承团在合川区文峰古街合川峡砚博物馆收获颇丰。实践团的师生们不仅深入了解了重庆市非遗文化合川“峡砚”的制作工艺,学习并传承了传统文化技艺,在研学结束后,还将举办学习成果展,深入幼儿园、社区街道等地宣传推广非遗文化。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实践团的成员秉承陶行知先生的职业教育理念,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作为,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 投诉举报
86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