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南工学子三下乡:跨越山河润北方 移民精神永流传

南阳理工学院 杜聪欣
2024-07-19 20:54 阅读 8.4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南工学子三下乡:跨越山河润北方 移民精神永流传

(作者 杜聪欣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丹江口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组织了“跨越山河润北方,移民精神永流传”生态环保实践团队,团队成员怀揣着对生态保护的坚定信念和对移民精神的崇高敬意在7月2日至3日奔赴南阳市淅川县丹江水库周边及移民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

重拾红色记忆,传扬移民风采

南水北调工程,它不仅关乎着战略布局的宏伟大业,更是连接着长远未来的璀璨蓝图,深深烙印在人民福祉的厚重篇章里。对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犹如坚固基石,筑牢了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南阳市淅川县,通过参观移民博物馆、采集丹江水库周边植被、土壤样本,收集水库水源进行分类整理,以确保水资源调配与生态安全平衡,保障沿线生态环境。

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民安置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在正式开展实地调研之前,南阳理工学院的学生们首先参观学习了当地的移民博物馆,了解移民精神的内涵和南水北调工程对移民生计的影响。移民博物馆生动地再现了大规模调水工程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团队成员们通过丰富的展品、详实的资料以及生动的讲解,深入了解了淅川县移民的历史和为南水北调工程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奉献。这种坚韧不拔的移民精神,正是南水北调生态环保实践的精神支撑。

图为实践队员在南阳市淅川县移民博物馆内参观学习的基本情况。 曹海贝 摄

碧水长流连北域,丹江寻梦踏征途

在充分了解南水北调移民历史和精神内涵后,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的老师协学生实践团队前往丹江水库进行实地考察。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之一,丹江水库及其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调水工程的长期可持续性。团队成员们仔细勘察了丹江水库周边的植被分布,记录了植物的不同类型及生长状况。同时利用折叠铲、园艺剪等工具采集了植被和土壤样品,对其进行了分类、编号和保存通过这一系列的实地考察活动,学生们对丹江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生态环保实践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实践队员在南阳市淅川县丹江水库周边植被采集植被标本。 刘宸昕 摄

调研采样勤奔走,青春有梦展身手

除了植被和土壤的调研工作,实践团队还对丹江水库的水源状况进行了采样收集。团队成员身穿浮力救生衣在宋岗码头附近通过专业的采水器具收集了水体样品,并将不同深度水样进行标记储存。并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理化指标检测,包括pH值、溶解氧含量、化学需氧量等关键参数。团队成员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采集到的样本和水源进行科学分析,旨在为丹江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和有效的建议。通过对水质数据的分析,学生们发现丹江水库的水质总体良好,符合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要求。但同时也发现个别采样点存在轻微污染迹象,这提醒他们必须继续加强对水源地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工作。

图为实践队员在丹江水库宋岗码头采集水源水样。 刘宸昕 摄

实践团队队长表示,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领会到了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并坚持继续深化在南水北调生态环保实践中的研究,为祖国的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投诉举报
79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