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农林学子登清凉峰,探寻梅花鹿踪迹

浙江农林大学 吕之河
2024-07-13 13:31 阅读 8.1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浙江农林大学“生物多样性,青年共参与”大学生生态志愿实践团于近日前往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针对当地主要保护物种华南梅花鹿进行开展,同时以了解区域内共生动植物以及栖息地环境保护情况。本次实践,团队成员先后前往了清凉峰科技馆、生物多样性展厅和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顷塘保护站,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的采访交流。本次社会实践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保护区内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政府单位鼓励并支持更多青年学子参与类似的生态实践活动,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献一份绵薄之力,以星星之火聚成燎原之势!

首先,实践团队前往清凉峰科技馆和生物多样性展厅。在馆内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实践团队了解到清凉峰保护区分为三块区域,分别是龙塘山保护站、千顷塘保护站和顺溪坞保护站。整个保护区是以华南梅花鹿、安吉小鲵、银缕梅、香果树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重要生物多样性的聚集地之一,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库。此处是最适合华南梅花鹿生存的地方,是华南梅花鹿的核心分布区。在展厅内,工作人员邀请实践团观看了清凉峰的生物多样性宣传视频,设身处地地感受了保护区内不同季节的风光和变化,学习了许多共生珍惜动植物的相关专业知识。

接着,实践团队跟随工作人员的车辆上山,前往千顷塘保护站。随着海拔的升高,团队队员们都看见了不同的风景,在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千顷塘保护站属于“高山草甸”型地貌,平畴广阔,四周低山环列,唯独中间形成一坦荡的盆地,又名“浙西天池”,亦称为“江南第一池”。在保护站内,队员们采访了章叔岩先生。章叔岩是第一位在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华南梅花鹿,并拍到影像资料的人。在采访中,队员们了解到了目前梅花鹿栖息环境的大致情况、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与时俱进的相关保护措施。交谈期间,章先生时而神情严肃地叙述目前不太乐观的情况,时而眼神又泛起泪光地谈起被伤害的小鹿,最后他语重心长地告诉队员们对于野生动物救助要信任并嘱托与相关的专业人士,他们所具有的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梅花鹿保护工作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考虑尚有许多专业问题以待解决,对梅花鹿的保护工作仍旧任重而道远。

最后,队员们跟随着当地的工作人员实地调研了一条保护区的巡查路径,并在工作人员口中得知野生梅花鹿通常会在凌晨或傍晚时分出现,在冬天的时候出现的频率较高。工作人员为了不破坏栖息地,路径开辟的十分狭窄,小溪流贯穿,淤泥地遍布,顶着夏日的烈阳,忍耐冬日的凛冽,是他们的辛苦付出才换来了目前不易的收获!

有时掬米引驯鹿,到处入林求野花。华南梅花鹿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于梅花鹿的繁衍调查与其与稀有动植物的共生关系的保护仍需要不断开展。作为新时代的动物保护青年,更加应当携手合作,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当中,共同为地球上以华南梅花鹿为代表的所有生命的未来而努力,终相信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 投诉举报
56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