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鲁大地的东南角,有一片土地被称为胶东。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胶东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区域之一,在这里,革命前辈留下了曾经的前进足迹和无数感人故事,还有许多绚丽的精神瑰宝,它们在历尽时代的洗磨后显得弥足珍贵。正值八一建军节,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探忆寻梦”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胶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青岛市与海阳市为切入点,细心探寻胶东土地上的红色文化,深刻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青岛站:探寻红色遗迹,体悟伟大精神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这片土地见证了诸多中华民族历史上轰轰烈烈的转折点。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小分队来到了青岛山脚下的一战遗址博物馆。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是诠释与记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专题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全面展现一战对中国命运影响的博物馆。远远望去,博物馆的整体造型宛如一只巨大的和平鸽,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博物馆陈列了大量珍贵文物和档案资料,并通过场景复原、多媒体等方式,符合建军节的红色氛围,再现了自青岛建置至主权回归期间的的艰难历程。博物馆内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向成员们展示了一战的艰苦历程和一战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无尽苦难,给成员们带来了深刻的体验感,同时也引发了成员们深入的思考:在一百年前的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的侵袭,中华民族甚至无法保护自己的众多历史遗产,留下无尽遗憾;反观当今世界,中国以史为鉴,牢记初心使命,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养分,助力国家发展之路,以强盛国力立于世界东方。有感于党领导下工人阶级的崛起,小分队的下一站转向工人运动纪念馆。漫步在纪念馆内,沉浸在悦耳的音乐里,成员了解了青岛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反动势力、取得辉煌成就的非凡历程,感受到工人职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的坚实足迹。
下图为小队成员在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
上图为小队成员在青岛工人运动纪念馆前合影
拾级而上,成员们的步履坚定,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这里,成员们参观了军魂馆与抗战馆之后,萦绕心头的是烈士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有感而发的是先辈为后代付出的不懈努力。仰望浮雕,党员坚毅的眼神似乎冲出雕塑,直击人心,永远给人们最纯粹的触动。
小队成员到达抗战馆
来到王一民烈士纪念碑前,成员瞻仰前辈,感悟伟大。通过碑上的文字,成员了解到青年共产党员王一民以胶东军区特派员身份到青岛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最终却因队友出卖被敌人秘密活埋于青岛太平角树林里。王一民烈士纪念碑上熠熠闪光的金色五角星,照亮了新中国光明的未来。站在烈士纪念碑前,追忆烈士丰功伟绩,遥望碧海蓝天和烈士身后的红瓦绿树、高楼大厦,从逝去的前辈身上找到了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的伟大的精神力量。
小队成员于王一民烈士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青岛濒临海洋,海军力量同样不容小觑。为了探寻海军的发展历程,成员们又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馆内的灯光庄严肃重,实践团队领略中国海军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现代化建设中的蓬勃发展,深刻体会海军如何在时代的巨浪中破浪前行、创造奇迹。
小队成员于海军博物馆中拍摄海阳站:铭记峥嵘历史,筑牢青春之梦
海阳市位于胶东半岛南端,因地处黄海之阳而得名,同样拥有深厚丰富的红色文化。由于海阳市曾经参与过电影《地雷战》的拍摄,海阳市往往与“地雷”同时出现。分队成员也以此为侧重点在海阳市开展社会实践。赵疃地雷战红色教育中心屹立在树荫下,吸引着同学们深入探索。成员们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重温那段波澜壮阔、催人奋发的燃情岁月。走进地雷战红色教育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陈旧的历史照片和实物展览。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将人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仿佛也能听到硝烟中炸响的地雷声。在这里,每一段历史故事都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每一个展品都是对革命先辈的深情致敬。
图为赵疃地雷战红色教育中心
移步至地雷战景区,更觉震撼。小屋外墙上用红漆写成的“驱逐日寇”“振兴中华”展示了当地人民高昂的抗战热情与深切的爱国精神。进入景区,一件件陈旧的武器与用具似乎在向人们低声诉说着当时的艰辛环境。除此之外,景区也还原了抗战时期的审讯室与牢房等环境,栩栩如生的人物传达着无声又丰富的信息。
图为景区还原的当时抗战时期的审讯室
此次社会实践有助于成员们在学思践悟中逐步坚定理想信念,并传承胶东红色文化,汲取强劲精神动力,筑牢美好青春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