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当代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助力乡村文化振兴。7月12日到14日,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正风华”文化发展三下乡实践团队去往黔西南州贞丰县,以了解县内“文化+旅游”发展经验与困境,探究新媒体渠道宣传路径为目的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一、 探古城历史底蕴,看青年回乡筑梦
贞丰古城有着600年的悠久历史,是明清历史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城内完整地保存了古代城墙、庙宇、街道、店铺、民居,其珍贵的文化遗存令世人瞩目称奇。12号下午实践团前往贞丰古城。一进古城就可以闻到一阵浓浓的草药味,往古城深处走,一家草药堂映入眼帘。草药堂的老板郑先生是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小伙子,问他为什么要来这,他说:“贞丰古城和其他古城不一样的点就是,这里很安静,安静的原因是因为老年人很多,他们生病不喜欢去大医院,一般都会在我这抓药”。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选择的道路有很多。回到小县城的大学生心里都有一股劲,这股劲是尽量为人民群众干点事,力所能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郑老板就是这样的其中一位。
图为同学采访郑老板 万本录供图
古城的“两湖会馆”现在被打造成了“珉谷艺术空间”。据悉,2024年多位青年利用这幢老建筑发起“进山·青年创作者公益共创计划”,在会馆内持续举办各种文化艺术展览,吸引海内外超千名游客来访。同时联合多项非遗技艺,推出非遗周边,创新非遗文化形式。在今年“六月六”期间所举办的文化艺术展取得的销售额达到了3W+。文创设计师姚思英,20出头的年纪,跟着许多非遗传承人潜心学艺,创作了许多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让诸如蜡染,皮纸技艺等非遗文化被更多人看见也被更多人喜爱。
图为同学与文创设计师姚思英交流 万本录供图
二、 共踏繁华赶集路,同寻民族烟火气
实践团一行人下乡期间正巧捧上贞丰县乡场赶集日。在城市规划区域内,赶集日让乡亲们不远十里路来到县域来赶集,吃穿、娱乐应有尽有。实践团与乡亲们交流摆天。从一捧捧拴系整齐的小白菜,聊到堆放成小山的花椒,再到三轮车拉着的新鲜玉米,乡亲们淳朴的面庞在正午烈日之下被镀上了一层薄薄的汗珠,被汗水沾湿的背夹还不是他们回家的信号,面前慢慢减少的蔬菜瓜果才是。“这点的东西便宜啊,又不是天天都有,我家离这点十多里我都要来,还能来卖点小花椒这些。”集市边缘买散花椒的李阿姨此般与实践团的成员说到。往里走些,常规的衣服、鞋子摊位夹在布依族特有的民族服饰摊位之间,被乡亲们选购着,走出集市场都能看到不少人正穿着特色的布依民族服饰。特色竹烟斗与竹笛、二胡、铜擦等民族乐器挨在一起摆在了实践团此次赶集之路的末梢。几张小凳、几块木板搭起的小桌是乡亲们围坐演奏交流的小天地。
来赶集的乡亲们由远到近十几里路范围,忙碌一段时间之后的赶集是他们收获更是难得的休息日。实践团行走在摆得拥挤的摊位之间穿梭,目不暇接地感受着乡场赶集的民族烟火气。人们被如此默契的乡场赶集聚拢在一起,共同享受着辛勤劳苦的人与人之间难得的沟通与休憩。
图为集市上售卖的民族乐器 牟雅婷供图
图为乡亲们围坐演奏民族乐器 牟雅婷供图
三、 解码贞丰景区宣传路径,以新媒体为景点宣传出力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要以文化激活旅游资源,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同时要创新宣传载体,擦亮文旅名片。14号上午,实践团通过实地调研贞丰相关景区发现,景区的宣传并没有很好的与时俱进,没有看到更多的数智文旅破屏出圈,以新媒体赋能文化旅游的路径还有待探索。《去有风的地方》通过一部剧,认识一座城,让更多人知道这座城市,走进这座城市从而爱上这座城市。从这个列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让地区旅游实现发展既要深挖文化底蕴,也要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地方吸引力。在此期间,实践团利用无人机、摄像机、录音等设备给贞丰县双乳峰景区拍摄相关宣传片;给贞丰古城的相关进行非遗摄影并写成新闻稿件发布至相关新闻平台。试图通过新媒体赋能的方式,让更多人看见美丽贞丰。
在实践结束后,实践团成员总结经验也进行反思。将实地调研进行汇总并撰写调研报告,同时,对贞丰进行的图片,视频拍摄进行融合统一,形成新媒体作品。在实践中,成员们认真学习关于做好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精准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总要求,发挥本专业优势和特长,为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戴佳欣 杨雅惠 陈梦娇 陈昌慧 万本录 谢昊苒 牟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