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结果
数据分析
本问卷共有840人参与,覆盖了调查的所有类别的特殊群体,主要与河北高校关系为在校学生,其次是受帮助者。参与问卷的人中非弱势群体10%只占一小部分,特殊群体未成年49%占了一半,还有一部分是中老年27%,其他特殊群体各有些许人1%~8%(少数,失业,宗教,残疾,性少数,边缘)。此次调查的所有弱势群体均包含主观与客观角度,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关于学校在关爱特殊群体的具体行动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的有86%的河北高校开设有心理咨询室,帮助边缘群体走出被排挤,被欺凌的心理阴霾。
同时也对这些不正确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维护了边缘人员的权利,并有超过90%的高校会对经济困难生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民意满意度高达80%,证明了河北高校对该群体的重视与努力。
调查的绝大部分河北高校77%有在校园内设置方便残疾人出行的无障碍通道以及残疾人专用厕所,说明该大多数高校对残疾人日常生活的便利方面做出了针对性措施。但仍有少部分高校23%未配置相关设施,对于残疾人群的关怀工作满意度为77%。对此结果我们希望能在所有河北高校中都能见到完整的残疾人便利设施,可以多关注除了出行意外的其他方面。同时可以加大宣传力度。
调查的有近一半的河北高校重视反邪教宣传和关注有宗教信仰学生的生活,但超过一半的高校对宗教信仰者并无行动,对行动的满意度为70%。数据显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力度过低,希望有更多高校能关注宗教信仰群体的生活,并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请求给予帮助。高校做出的具体行动占比如下:
调查的超过的一半河北高校中都有在做宣传民族特色和民族团结思想,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的学校还为他们定制骨干计划,民意满意度也高达80%,是做得比较好的工作。希望更多学校可以开设民族预科班,加大对民族文化的宣传。
调查的80%的河北高校都有开展过关爱儿童等实践活动,并有超过一半的高校关心呵护未成年成长,不占用其休息时间,尊重并听取其意见,也是做得比较好的工作。但是教室素质依旧有待提高。
调查的超过60%的河北高校都十分重视性少数群体权利的保护,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还有近一半的高校宣传这一群体的平等性,为性少数群体建设了非常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对性少数群体关注度不高,重视程度略低,需要加强力度。
调查的有86%的河北高校开设有心理咨询室,帮助边缘群体走出被排挤,被欺凌的心理阴霾,同时也对这些不正确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维护了边缘人员的权利,并有超过90%的高校会对经济困难生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民意满意度高达80%,证明了河北高校对该群体的重视与努力,希望高校在物质、生活方面可以加大投入。
调查的有超过80%的河北高校都设有专门为失业下岗人员服务的岗位咨询,并为其提供校内工作职务,极大的提高了河北失业人员的生活,为河北就业率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调查的有超过55%的河北高校都在积极宣传关爱老年人的思想,并有40%的高校为校内的中老年职工提供生活上的保障与福利,甚至有35%的高校开设课堂活动以满足中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这些都很好的说明了河北高校对关爱中老年人做出了带头模范作用。但是存在将近一半高校对中老年群体关怀度不高的情况,需要改善。
根据调查结果,90%以上高校都在积极宣传征兵入伍,对军人这一群体有较高的关注力度,做出了相应的保障与福利。重视程度相当高,是所有群体中做的程度最高最好的。
总的来说,河北高校对特殊群体的行动的民意满意度为65%,反映了该行动具有一定的成果,然而某些特殊群体仍需加大关注力度,提高工作水平。总的来说本次河北高校对特殊群体的行动还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从从调查结果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需求人数在不同的群体并不相同,其中高校需要对弱势群体、失业人员、未成年人以及残障人员做出更多的关爱与保护,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