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强调,要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2024年7月12日,“致远”法治理论普及宣讲团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开展鸿雁家书活动,为当地留守儿童搭建情感沟通的桥梁,让他们深切感受社会关爱,这些孩子得以勇敢地抒发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思念与爱。同时通过法治案例分析,推动孩子们能够依靠法律武器守护个人正当权益,为成长披荆斩棘。
团队成员走进各家各户,与留守儿童亲切交流。起初,孩子们有些羞涩,但在成员们耐心的引导和温暖的鼓励下,渐渐放松下来,开始讲述自己与家人的温馨故事,回忆那些曾被忽视的爱的瞬间,眼神中流露出对亲人的深切眷恋。在信中,孩子们用真挚的笔触倾诉着对父母陪伴的渴望,字里行间透露着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这也让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明确规定父母有责任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关爱,保障其身心健康成长。然而,现实中部分父母因工作忙碌或其他原因,未能充分履行这一重要职责。此次活动中的这封家书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当前部分家庭在孩子陪伴方面存在的问题。它提醒着广大父母,应重视法律赋予的责任,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与陪伴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鸿雁家书活动中,团队成员李珂回忆了这样一个场景:“有个孩子起初羞涩不语,小手紧握笔,眼神渴望又胆怯。我们耐心鼓励,他慢慢放下犹豫,敞开心扉,眼中闪着光,认真写下对父母的爱与想念。”另一边,团队成员认真整理孩子们写好的信件,仔细核对地址,确保送达父母手中。书信交流意义重大,能让未成年人深入思考和表达情感,培养其沟通和情绪管理能力,这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关注心理健康的宗旨相契合。此次活动为留守儿童搭建了情感桥梁,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也让社会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需求。
在活动中,对于一些希望留存信件的孩子,或许出于羞涩或对亲情表达的复杂情感,团队成员理解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同时在普法工作中,着重强调校园欺凌、网络安全和家庭保护等方面内容。告诉孩子们遭受欺凌要勇敢说“不”并向老师家长求助,使用网络注意保护隐私。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增添法律保障与依靠,注入温暖与力量,筑起法律保护墙,对自身权益有更清晰认识,更好地面对成长中的挑战,在法律呵护下健康成长。
此次活动,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充满爱与关怀的环境,使他们深切体会到自己在成长道路上并不孤单,有众多爱心人士关心着他们的一切。孩子们绽放的笑容、感动的泪水、肺腑的话语,都是活动成功的有力见证。他们收获了快乐与温暖,心灵得到滋养,对未来充满希望。
“致远”法治理论普及宣讲团以切实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留守儿童搭建起一座连接爱与希望的桥梁。在法治的守护下,相信孩子们必将拥抱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追逐自己的梦想,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作者 何超 蒋沛杭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