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红籽连心,文脉传承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刘思蓉
2024-08-05 21:41 阅读 9.9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我们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三下乡!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暑假里,我有幸作为“红籽同心,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机动组的组长,参加了了线上线下两翼并行的暑期“三下乡”活动。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对民族团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与使命。

在外国语学院实践基地考察的短短14天,我和队友们一起对益阳市安化县大福镇孟家村东风小学的同学们进行了民族团结教育,带领他们深入了解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红籽,这个象征着团结与和谐的种子,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我们共同学习和整理了各民族的文化遗产,如花鼓戏、湘绣、民族舞、少数民族服饰等,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此外,我们还与新疆、西藏、贵州等地的学生开展了结对交流和书信往来活动。以“hello云端”为平台,通过这种跨地域的交流方式,我们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共同探讨了如何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的问题。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也让我自己更加坚定了维护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的信念。

在“红籽同心耀中华 文化传播谱华章”文艺汇演中,我们既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歌曲表演,也有富有现代气息的街舞、流行歌曲等。我们所有队员以《相亲相爱一家人》开场,迅速点燃了现场的气氛。随后,我们还用舞蹈、朗诵、歌曲等形式,展现了各民族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特色。那次文艺汇演我们还特别邀请了当地的民间艺术团进行表演。他们带来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舞蹈,如《我在茶乡等你来》等,也让我领略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本次“三下乡”调研组的一员,我还组织并参与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旨在了解当前湖南、新疆、西藏、贵州等地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现状,探讨如何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调查等方式,我们了解了当前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现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不断加深,我们也要积极保护与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和发展。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相关问题,如学校教育资源匮乏,资金投入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措施,包括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设置、开展民族团结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

通过本次“三下乡”,我更加坚定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的信念。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斗、共同进步,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我也更加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在未来,我必须要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 投诉举报
277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