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培英才,润物无声育桃李
——访陵川县高级实验中学张盼盼老师

张盼盼,女,运城市河津人,陵川县高级实验中学校教师,现任高三班主任和化学教研组长。她扎根陵川,服务基层,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热情和执着,练就了过硬的教育教学本领,创新了班级民主管理方法。她连续承担高中毕业班班主任和化学教学工作,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践行着为人师表的教育初心,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信赖、同事认可的好老师!曾获得陵川县化学实验说课二等奖,被学校评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扎根一线 用爱感化
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张盼盼老师始终扎根在教学一线岗位,凭借过硬的学术知识和温和的育人方式,成为家长信赖、学生喜爱的一名优秀教师。在采访中,张老师平易近人,始终面带微笑,极具亲和力,提到关于学习效率的问题,很多学生困惑在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之间,难以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张老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分享了一些建议,首先是抓好课堂45分钟,跟随老师的脚步深入学习知识,挖掘深层内核,理清思路;其次是画好思维导图,目前的大单元教学需要学生整理好所学习的知识点,尤其在化学学习方面,知识点零散且需要记忆,更加需要形成清晰明确的思维框架,找到共同点与差异点,以便后续的学习与复习;最后张老师提出课前预习与材料课后复习缺一不可,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明确自己的疑难点,之后在课堂中有目的性地跟随老师的讲解解决问题,深化知识点,在课后复习中,学生需要学会正确使用笔记本和错题本,张老师谈到有些学生觉得这是一种作业负担,实际上这并不是,在不断反思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查缺补漏,理清头绪。与此同时,张老师提出学生更要学会计划,这是一门必修课,明确自己的目的,有条理的安排好时间,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严管理,用爱教育”,这是张老师在长期一线化学教学工作和担任毕业班班主任的教育生涯中的理念,谈到张老师作为班主任,除了教学以外的班级管理方面,张老师提到“严管理”,第一个是守好红色底线,严格遵守校规校纪,班规班纪,把立德树人作为原则,对违规违纪行为绝不姑息,第二个要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不断纠正中进步,“用爱教育”在于正确处理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难题,把握好与学生交流的尺度,张老师始终用心灵与学生沟通,理解学生的难处,帮助学生正确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奋进。在采访中,张老师提到更多的是用爱去引导学生去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挑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高中三年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力学笃行,不断进取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您认为公费师范生在毕业后应如何快速适应教育工作?”这一问题,作为同校毕业的学姐,张老师对我们的问题给予了诚挚的解答。“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张老师提出的第一点,就是要求我们扎实自己的学识,提高学科专业素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而对于第二点,张老师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要先清晰地认识教师这一职业,并将自己的心态进行迅速的转变,将自己的角色从学生变为老师,认识自己的定位,改变自己的思维。”最后,张老师还指出,我们要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将大学所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教育工作。
诲人不倦,关爱有佳
当我们谈及身为班主任,要如何管理好除学术以外的问题,特别是比较棘手的学生问题时,张老师便想起了一件令她印象深刻的事情。在张老师带教高三时,班级里有一个成绩在五、六名左右的女同学向她申请退学,并说自己不想再读书了。张老师感觉非常可惜,于是去到了这位女同学的家里,和她进行了单独沟通,这才了解到她是因为成绩的波动而丧失了学习信心,张老师告诉她要放宽心,不要太紧张,清晰目标,尽最大的努力就好。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沟通,这位女同学终于决定重返教室,不光成绩取得了进步,保持在了2、3名,而且性格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开朗,更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交往了。这就是张老师处理学生问题的秘诀——用心去触碰学生,感动学生。

乐学善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谈论到新手老师的问题时,张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首先要求新老师要做好专业知识的积累,也应该具备有专业素养,其次要掌握与成熟老教师的沟通方法,多从老教师身上汲取经验,最后张老师提到年轻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应该多做反思,从听课方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进。”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张老师也有自己的见解:“咱们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要从生活入手,要让学生感觉到‘原来我学了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或者说可以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学生可能会有较大的兴趣去继续学习,然后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活动,设有奖励机制,最后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本次采访,我们从张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为我们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也对未来更加坚定,成为老师最重的分量在于我们要承担起对学生的责任,我们要不断地进步与成长。
